本报讯 2019年,淮南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兜住民生底线,着力抓实事、惠民生,群众获得感实现新提升。
淮南市深入实施33项民生工程,八项重点民生保障支出216.6亿元,增长13%。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新改扩建中小学209所、幼儿园14所,义务教育阶段超大班额全部消除。入选国家级职业教育试点项目4项。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55亿元、各类就业创业补助2.24亿元。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消除“村医空白村”8个。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保障待遇标准实现统一。市120急救指挥中心建成投用。建成全民健身路径40条。青少年文化体育中心开工建设,市工人文化宫新馆建成投用。新增养老床位1533张。开展送戏进万村文艺演出922场。严密防控非洲猪瘟疫情。发放困难群体价格补贴3031万元,惠及104.6万人次。对寿县过渡期财政补助政策再延续3年。社区专职工作者待遇标准提高80%。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9+1”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初见成效。坚持“防风险、保安全、迎大庆”,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降幅均居全省第一,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有力有序,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本报记者 贾 静)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吴婷婷)“你们来啦,快坐,快坐!”1月2日上午,田家庵区田东街道皖纸社区计生协组织人员来到特扶家庭陈阿姨的家中进...
淮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淮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