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橱里至今珍藏着一份旧报纸,那是十几年前的一份淮南日报。说起与淮南日报的缘分,纯属偶然,细想还有些不好意思提笔。
时间回溯到2003年底,那年我忙着申报淮南市中学高级教师资格,加上刚在副校长岗位上任职,又兼一个班的语文课,整天除了忙忙碌碌,年底心中最忐忑、最牵挂的就是自己高级教师资格的评审了,毕竟淘汰率高,材料准备虽充分,难免还惴惴不安,有种“听天由命”的感觉。
一天傍晚,我正埋头批改作文,书记兴冲冲走进我办公室,一边扬起手中报纸,一边大声说:“好消息啊!都登报了。” 我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见我这样,书记递过报纸,“资格公示了,你排第一,看看吧!”书记一脸的喜气。只见一行醒目的大红标题“关于淮南市2003年度中学高级教师评审结果进行公示的通知”,这是份淮南日报,时间是2003年12月25日,公示部分在报纸的第四版。真是太意外,太惊喜了!
那天正值西方的圣诞节,孩子们在校园里营造了一些节日氛围,我至今记忆犹新。
一份教师名单在党报上公示,印象中这好像还是头一回。这充分显示了此次资格评审的公开、公平、公正,体现了政府对教师队伍的关心,彰显了政府对自身公信力的自信。诚如报纸题头下那句“忠诚当喉舌,真情传民声”所言。党报的使命,承载着时代的责任担当,传递着社会进步的讯息,牵挂着诸多民生民意。
记得名单上,我排在第一位,自然感到格外亲切、温暖。后来这份报纸一直被我珍藏着,算是我与淮南日报的最初结缘吧。再后来我便对淮南日报多了些关注,多了份亲近,甚至觉得有一种“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美妙。她既给我幽幽的墨香,又给我默默的激励,令我难以割舍。从此,我们的缘分越来越深。
也许是爱屋及乌的缘故,也许是出于一个语文老师的职业习惯,此后再读淮南日报,只要时间允许,什么时政要闻、社会万象、舆情民生无不关注,连副刊内容也不放过。诗歌、散文、随笔也都一一细读。读着、读着便有一种想投稿的冲动,毕竟心中向来有个文学梦,对诗歌更情有独钟,偶尔也喜欢摆弄几笔。要不试试吧!按图索骥,投几个诗歌电子稿。
因为不自信,也或许是那段时间忙,投稿的事竟忘得一干二净。一日,校收发员递给我一张淮南日报社寄来的汇款单,50元的。我猜一定是之前投的哪首诗发表了,可究竟是哪一首?我至今也不清楚。后来我便是一股脑儿地写,一股脑儿地投,再后来有同事陆续在报上读到我的诗作,并给以很高的评价。得到同事们的认可和赞许,心中自是比蜜甜,创作的兴趣和韧劲更足了。
当然,这其中也有小插曲、小烦恼,那是因为每当作品投出以后,往往不能及时读到报纸,更不知道作品到底有没有发表,什么时候发表的,一切茫然无知。每逢寒暑假,更是音信全无,那段时间干脆就不再投稿。后来才知道淮南日报与淮河早报早就有了数字版,可以随时查阅,想想那时的顾虑确实是多余的,也是十分可笑的。
近来,每年自己都有十多首小诗,在淮南日报或淮河早报上发表。作为一名诗歌爱好者,我想竭尽全力去写生活,悟人生;抒写新时代,歌颂大变革;弘扬时代正气,传播社会正能量……辛苦自然有回报,努力终究有收获:2017年度,诗作《竹之节》获第一届“淮河赛诗会”二等奖;2018年度,诗作《荷趣》获第二届“淮河赛诗会”一等奖。一首首小诗的创作、发表与获奖,给了我许多鼓励和自信,也使我曾经的文学梦,像诗句里的铅字,有了落脚的支点,有了成行押韵的可能。
岁月如歌,征途如虹。转眼与淮南日报的缘分已有十几年。十几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而我对她一如既往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衷心感谢淮南日报!感谢我们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感谢我们一起相伴的温暖岁月!
新闻推荐
本报讯12月25日,淮南市大通区法院审理一起刑事案件时,两名被告人亲属违反法庭纪律,私自用手机拍录视频并向外传播。审判长当...
淮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淮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