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日报》是党和人民的喉舌,也是一块育人的土壤。她为我的人生道路领航,引导我走进记者生涯。
那是在上中学的时候,每天晚自习有十五分钟读报时间,听到报纸上的新闻都是记者写的,就对记者这个职业产生了追求。我刚毕业就回家当了大队会计,那年春天就尝试为《淮南日报》投稿,第一篇写的是春耕生产,那写的不像新闻而是作文,而《淮南日报》二版简明新闻改为一则小消息,我数了数只有160个字。就是这则小消息,点燃了我的写稿激情,这一年见报90多篇,被《淮南日报》评为一等奖优秀通讯员。
《淮南日报》停刊以后,我仍然坚持向省报、省电视台和市广播站投稿,有的还上了《安徽日报》一版头条。潘集区(原古沟区)建区以后,我被聘为区广播站采编,开始从事新闻工作。当我听到《淮南日报》复刊的消息,心里十分激动,很快与编辑取得联系,在老师们的指点下,为报纸写了很多稿件,连续两年被评为最佳通讯员。
1985年春季,《淮南日报》社领导找我协商,要聘用我当记者,我抱着试试的心理,与报社签订了聘用期一年的合同,由此开创了报社用人的新机制。进入报社以后,受到领导和各位老师的关爱,他们教导我要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把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吃透中央精神,围绕地方中心工作,写出有分量的新闻稿件。老记者朱平老师言传身教,让我在他身边边学习边实践。总编辑管德宏亲自带我到夹沟乡采访,指导我连续写出7篇系列报道。采访科科长汪家驷,指导我如何捕捉新闻线索,如何写出典型报道。这一年,我见报100多篇稿件,写作水平和稿件质量有了很大提高。1986年7月我被评为全市自学成才先进个人,人事部门破格录用我为正式干部,这样我才由农民身份转为正式记者。
成为正式干部,可以选择改行,有的机关单位甚至给了正科级的条件。可是,我舍不得离开《淮南日报》,舍不得这块培养我成长的园地,依然留在报社当一名普通记者。我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抓鲜活的第一手材料,挖掘各行业和社会各阶层的典型事件,让见报的稿件既有指导性又有可读性。在报社改革用人制度实行“双向选择”的时候,我主动要求进入社会部,专心采写“视点新闻”,着重反映民生问题,有的稿件不能公开发表,就给市委领导写“内参”,使有关问题得到解决。有一篇见报的稿件,反映潘集区农村渡船失修,存在安全隐患,区有关部门拿着《淮南日报》,到省里争取了一大笔更新渡船的专项资金,这个部门的领导说:“你们《淮南日报》的作用太大了。”
在报社,我曾多次调换工作岗位,先后几次当过编辑。无论到哪个部室,都能看到报人的敬业精神和团队精神。每一位编辑都在默默贡献,为记者和通讯员的稿件精雕细刻,有时为一个字、一个词查找资料,力求精准。印象最深的是每天晚上,责任编辑、夜班编辑、值班编委和总编辑一起上岗,从版式、图片到标题、字词作最后审核,有时大样出来还多次修改。大家有一个共同心愿,要让《淮南日报》这份精神产品完美无缺地放在读者面前。
退休以后,我虽然离开了工作岗位,但每天必看《淮南日报》,见不到报纸就觉得精神上缺失。每当看到报纸上的好版面、好稿件、好图片,心里就十分高兴。虽然已过古稀之年,但我有时仍然为报纸写稿,为《淮南日报》这块园地丰富内容。看到报纸版面不断改进,看到新一代报人的成长,我感到无比兴奋。相信,《淮南日报》一定会越办越好。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李斌记者唐欢)一辆辆警车迅速出动,一盏盏警灯不停闪烁,威严的气息在夜幕中向四周传递……12月10日6时,晨光熹微,...
淮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淮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