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苏国义 通讯员 谢涛)众所周知,盗窃、盗掘、非法经营和走私文物触犯刑法。3月20日,谢家集区人民法院就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盗掘古墓葬、倒卖文物案,36名被告人被提起公诉,其中30名被告人被控犯盗掘古墓葬罪,6名被告人被控犯倒卖文物罪。
公诉机关指控,2016年11月至2018年3月,被告人邱国某、柏某等30名被告人分别结伙,到谢唐山镇、三和镇等地,用铁锹等工具盗掘古墓葬,盗得剑、铜镜、素面鼎、铜壶、四山镜、玛瑙簪子等文物多件。经文物部门鉴定,被盗墓葬多为战国至汉代时期的古墓葬,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依法受国家保护。公诉机关还指控,被告人李春某、陈文某等6人以牟利为目的,多次收购国家禁止经营的文物并欲倒卖获利,公安机关在其店铺或住处内,查获并扣押了尚未倒卖的大量疑似文物。经鉴定,国家二、三级文物有近百件(套)。
公诉机关认为,邱国某、柏某等30名被告人盗掘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墓葬,应当以盗掘古墓葬罪追究其刑事责任。李春某、陈文某等6人以牟利为目的,倒卖国家禁止经营的文物,应当以倒卖文物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庭审中,公诉机关出示了相关证据,36名被告人及其辩护人进行了质证,控辩双方在法庭的主持下充分发表了意见,被告人进行了最后陈述。庭审持续了近13个小时,鉴于涉案人员众多,案情复杂,法庭没有当庭宣判,将持续关注案件审理情况,并适时发布有关报道。
新闻推荐
淮南市探索精细化环卫作业新模式 实现由“视化监管”到“量化考评”的转变
本报讯记者从市城管部门获悉,为进一步提升城区净化水平,提高环卫作业质量标准,建立高效、规范的环境卫生管理机制,从3月1日起...
淮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淮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