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廖凌云 通讯员 茹文君)朋友之间就可以借钱不还了吗?小魏向朋友小王借钱后,不仅不接小王电话,还找各种理由不还款。近日,原告小王与被告小魏民间借贷纠纷一案,经田家庵区人民法院调解,双方达成协议,小魏一次性偿还本息5.5万元。
小王和小魏系朋友关系,2016年7月小魏以家中有急事需要用钱为由向小王借了53600元,并约定每月支付利息0.02%。后小魏把工资卡交给小王并告诉密码,称每月从工资里支取利息和本金,但小王发现小魏的工资卡并没有钱。后来才知道,小魏办的到账短信提醒和网上银行,每月工资到账后小魏会立即将卡里的钱全部转出。打小魏电话不接,小王多次找小魏催要,小魏总找各种理由推迟。无奈,小王向田家庵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受理该案后,为了妥善化解,法官多次找到双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向小魏释明法律。最终,在法官的耐心调解下,小王和小魏达成调解协议,双方握手言和。
新闻推荐
三份检察建议,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本报通讯员 王来勇 杨宫廷
2018年8月,全国检察机关启动为期一年的“保障千家万户舌尖上安全”专项检察活动,开展了以网络餐饮、校园周边、农贸市场食...
淮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淮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