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新闻 凤台新闻 寿县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淮南市 > 淮南新闻 > 正文

让小街小巷靓起来 本报记者 苏 强 本报通讯员 戴成胜

来源:淮南日报 2018-09-27 11:26   https://www.yybnet.net/

“我住在这个小区好几十年了,几十年风风雨雨,小区房屋外墙已经十分破旧了,前几天,街道安排人给小区里外粉刷了一遍,突然感觉小区变漂亮了,像住上了新小区一样舒适。”日前,家住谢家集区立新街道长淮社区的刘阿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高兴地说道:“自从区里开展街巷美化工程以来,我们这里焕然一新,现在,走进小区的巷道里,看不到以前那样破旧的墙、脏污的路了,满眼都是雪白齐整的墙面,平坦通畅的道路。”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从8月份开始,为深入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谢家集区投入经费215万元,统一标准,对全区20余万平方米的老旧墙体进行了统一粉刷,全部实行30公分地脚线、批腻子粉刷模式,全面实施了墙体美化。同时,该区还对老旧小区街巷道路进行全面修补,路面小坑小洼由区财政垫资整修,限时完成。

“我们谢家集区设立了区、镇街、社区三级‘街巷长\’,‘街巷长\’作为街巷创建的具体责任人、督导员,担负着联系属地政府、牵头街巷创建行动的重要工作职责。目前,全区‘街巷长\’已全部在所属街巷进行挂牌公示,明确了主要职责和监督电话。”谢家集区文明办负责人告诉记者说:“老旧小区墙体美化是‘街巷长\’推进文明创建的一项具体举措,街巷创建现在还只是走出了第一步,近期,我们还将针对街巷美化后的成果进行提升,从抓‘硬\’到抓‘软\’,打造街巷文化墙、文化长廊、张贴好人榜,宣传身边的创建优秀典型,逐步形成新的街巷文化。”

谢家集区创城办负责人在采访中向记者介绍说:“街巷创建工作是全区创城工作的重要一环,是主次干道整治行动的必要延伸,更是群众参与创建的有效载体,街巷创建好了,是真正惠利于民的大好事。通过三级‘街巷长\’制抓街巷创建,我们发现,群众参与的热情在不断提升,从提意见、提问题,到提建议、出力气,群众对创建的认知不再是一阵风、搞突击,能够自发地参与进来,这给我们奋力抓创建增强了巨大信心。”

新闻推荐

“警民联调”筑和谐

本报记者孙玉宝近日,淮南市居民夏某将一面锦旗送到山南新区公安分局淮河路派出所,对该所民警和联调员刘甲勇成功调解纠...

淮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淮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让小街小巷靓起来 本报记者 苏 强 本报通讯员 戴成胜)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