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玉宝
近日,淮南市居民夏某将一面锦旗送到山南新区公安分局淮河路派出所,对该所民警和联调员刘甲勇成功调解纠纷表示感谢。
原来,夏某住在山南新区恒大绿洲小区,因琐事与小区居民高某发生争吵。在争吵过程中,两人发生撕扯,小区物业劝说无效后报了警。淮河路派出所民警赶到现场了解情况后,为有效化解矛盾,启用警民联调机制。民警和联调员刘甲勇对双方当事人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调解。经过调解,双方握手言和,避免了事态升级。
今年4月,淮南市公安局山南新区公安分局创新“警民联调”机制,围绕“早发现、早调解、早处置”的工作思路,配齐、配强专兼职人民调解员,广泛参与各类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成功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缓解了基层民警的工作压力,提升了公安机关的公信力。
“在传统的‘警民联调\’机制中,人民调解员往往由当地的司法所工作人员、村干部或者是双方的中间人充当。”山南新区公安分局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人或由于工作繁忙,不能全身心投入调解工作,或缺乏专业调解技巧和经验,造成调解效率低下,成功率不高。
为改变这一局面,山南新区公安分局从社会各界选聘多名经验丰富的退休人员,分派到辖区派出所担任专职调解员。在平时的工作中,派出所以常驻专职调解员为基础,以包驻村民警为主导,以村干部、司法所工作人员为重要补充力量,成立了一支“老年+青年”“专业+经验”的调解队伍,为社会矛盾调解的质量和效率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截至目前,山南新区公安分局通过改革创新“警民联调”机制,累计调处各类纠纷149起,矛盾化解率高达81.2%,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明显上升。同时,基层派出所民警处警负担、因纠纷引发的“民转刑”案件、同一矛盾纠纷重复报警等都有了明显下降。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柏雪通讯员孙思奇)春华秋实,五谷丰登。秋天,对于农民而言是收获的季节、喜悦的季节。忙碌了一年的农民,最大的期盼...
淮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淮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