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想起家乡的豆腐圆,不仅因为它味道鲜美,更是因为它蕴含深邃的文化意味。
两千多年前,西汉淮南王刘安为求长生不老术偶然发现豆腐形成的秘密,依法炮制,蔓延开来,传遍世界,成为世人喜爱的营养健康食品,其吃法之多令人眼花缭乱。而豆腐圆是我家乡对豆腐吃法的首创,迄今无出其右者。为了寄托一个情感,增添一种温馨、和谐、团圆的气氛,让团结和睦的美德代代相传,家乡的先辈们创制了豆腐圆,成为节日、喜事和亲友团聚不可或缺的席上特品,二十世纪后期向外传播,成为壮民族的一道名菜。改革开放后,家乡的豆腐圆涵义更加宽广,成为人们随想随吃的保健长寿食品,其文化味道比之过去是更为浓烈了。
小时候,等来盼去,除夕的前夜,妈妈才将四筒黄豆从密封的瓷缸里倒出来,先干磨它半个小时,接着把豆片入水浸泡,第二天一早进行水磨。妈妈一个人转不起磨,我当了助手。随着一大一小不停地推转,两个小时光景,稀白稀白的豆浆,一帘一帘从石磨的边缘流出。妈妈是那么的熟练,右手推磨,左手用匙羹舀豆入磨,最后用两瓢清水从石磨和木槽里把豆浆全部冲出,一股生黄豆香从下面的铝锅里冒上来,清凉清凉的。
一个大大的铁锅,妈妈很快架到了灶台上,将磨成的粗豆浆倒入,我很自觉地去生火,半干的金刚木柴,像人的心情一样欢快燃起火苗。半个小时,锅内的豆浆大热未开之时,妈妈急令退火,把锅头抬出灶台,动作麻利地将半熟的豆浆舀入白色的大布袋里,鼓胀的袋子犹如一个大圆球,在木槽上左右晃荡,如人得意时的憨态。妈妈一边将袋口绞起来,一边挤压膨胀的袋子,豆浆从细密的布眼处沁出,挤干一次,又加温水捞拌挤压,直到把豆水全部挤出,布袋里最后剩下小球般的豆渣。此时,淡黄的豆浆在铝锅里冒起大半截,散发出沁人的熟豆香味。
紧接着,妈妈将滤出的精豆浆又倒入灶上的铁锅里,叫着续火,这一回,就得让豆浆煮沸了才停火。妈妈将已煨熟碾碎还弥漫着香味的石膏粉置入大铝锅底,用少许豆浆先给融化,然后将锅上的熟豆浆用瓜瓢舀入大铝锅,并用长筷子顺时针搅动,使石膏与豆浆完全融合,几分钟后停手。不多时,豆浆慢慢凝了起来,成了豆腐花。在稍停的时刻里,妈妈又在漏箕上披上一块大白布,将凝结了的豆腐花用瓜瓢舀进漏箕里,然后将箕底的白布从四面翻盖起来,用新毛巾敷吸上面的水,挤干,敷吸,又挤干,最后压上一块平板,加上一些重量,让水慢慢往下排出。过个把小时,豆腐白便大功告成了。
在等待的间隙,就是准备豆腐馅的时候,一旦排水合适,就开始包圆,最后下锅油煎,就成了迷人的豆腐圆。当年肉类匮乏,豆腐馅以少许猪油渣、炒香的田虾、煎熟的巴英河鱼、生姜、蒜苗,加一把糯饭一起捣烂。做好了豆腐馅,就把豆腐白抓烂。打制豆腐圆的过程是一个技术和耐心的过程:左手抓出小桐果大的量,挖心,右手抓出馅料握成鸟蛋状置入其间,包起来,双手拱着互压一番,左扳右翻一阵,一下就成了个白白的圆球,置排于簸箕内,待全部包圆完毕,就进入煎的程序。此时,制作者已是口水暗吞,旁观者也是情难自禁了。
当年家乡的豆腐圆是用铁锅、茶子油、柴火燃烧下煎出的。虽有足够的茶子油,但不能用油太多,以浸及半高为宜,布及圆底边上的豆腐圆,需要不停地轮着转锅,让油都浸到每个豆腐圆的底部。当底边呈现黄色状,就开始一个个地翻,其间之技巧决定着豆腐圆的质量。要使经不起折腾的嫩豆腐保持圆状,就得小心谨慎,从中间处下手,先用小煎铲从其周边切割相连处,然后从一边轻轻铲入豆腐圆底部,小心翻覆,技高者能使整锅的豆腐圆个个完美无缺。一盘泛黄飘香的豆腐圆呈现眼前,不趁热吃上几个那是不可能的。刚出锅的豆腐圆,香喷喷,水润润,软滋滋,是味道最美的时候。此时,妈妈免了规矩,任你吃个够。那情景、那味道,最是令人难忘。
除夕的盛宴,豆腐圆成了最具团圆意味的菜肴,大家首先夹起它,咬着品着,心中泛起阵阵波澜,一年的结束,新年的到来,阖家的团团圆圆,来年的元亨利贞,都包含在这个豆腐圆里。此时此景,是家里最幸福的时刻。
老朋友到来的接待宴,圆豆腐是不能缺少的,有了它更温馨更有喜气,它是久别重逢、欢乐团聚的物质表现。
我对家乡的豆腐圆,除了着迷和向往,更好奇其所蕴含的文化味道。老家的豆腐圆,制作过程繁杂,用工精细,味道绝美,它来自于执著和细心,来自于精致和规范。在它身上体现着颇多的哲理,给人以巨大的启迪。
对着家乡的豆腐圆,我想起了《礼记·大学》里开篇的点脉之语:“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里的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家乡的豆腐圆里看到了其绰绰的影子。一个纯粹的人就如家乡那纯正无渣的豆腐白;人的成长成材,正如豆腐的形成,经过细磨和过虑,需要长期的修养和磨砺;一个家庭要至和至美,就像制豆腐圆一样精心打造;一个国家要使民族团结、社会安定、人民富裕,也像打制豆腐圆一样,需要凝心聚力,才能形成圆圆的整体,执政党就是核心和凝结剂;一个世界要太平安宁,就像制作豆腐圆一样,各国人民互相拥抱,和平共处,合作共赢。
对着家乡的豆腐圆,还想到了我们的国。在列强侵凌,民族危机,上下一盘散沙的时候,十几个精英人物从湖上的一条船上开始,成立、发展了一个伟大的党,成了人民的凝结剂、主心骨,使全国人民团结凝聚起来,形成一股磅礴的力量,打倒了列强和封建统治,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过改革开放,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伟大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将得到圆满实现。
对着家乡的豆腐圆,我还看到了未来的世界。随着中国逐渐走入世界舞台中心,与世界各国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个大圆的未来世界将是团结合作的世界,共享繁荣的世界,最终走上大同的理想世界。
到那个时候,家乡的豆腐圆,不仅是家庭的,又是民族的,更是国家的,也是世界的。
新闻推荐
本报讯9月14日上午,以省统计局总统计师程龙干为组长的省督察组来淮,对淮南市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进行专项督察。市委...
淮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淮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