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新闻 凤台新闻 寿县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淮南市 > 淮南新闻 > 正文

接续断代千年的寿州窑文化——记来自象牙塔的非遗传承人许怀喜

来源:济南日报 2018-09-17 11:34   https://www.yybnet.net/

许怀喜

在第五届中国非遗博览会陶瓷成型比赛现场,记者偶然认识了一位来自象牙塔的非遗传承人——许怀喜。他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任职淮南师范学院寿州窑陶瓷研究所所长。经他10余年的努力,起源于隋唐,消失于五代的寿州窑陶瓷在现代重现。

寿州窑陶瓷因窑址位于唐代寿州属地而得名,始于隋,兴于唐,消失于五代。陆羽《茶经》记载“(寿州)瓷黄色紫”,以其黄釉瓷见称于世。“淮南市有隋唐时期的窑口,目前正在恢复中。”生于淮南长于淮南,又从事了陶瓷专业,恢复寿州窑,再现黄釉瓷,对于许怀喜,可以说是一种必然。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故宫博物院、中国文物局在文物普查中,发现了寿州窑的遗址。“关于寿州窑的资料,只有零星的史料和少量的残瓷残片。”许怀喜介绍,在唐代,寿州窑曾是七大名窑之一,但在千年后的今天,寿州窑的辉煌已经无从追寻。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攻读硕士时,当导师得知许怀喜来自寿州窑的故乡时,便建议他将这种家乡历史上的陶瓷作为研究方向。“之前在大学教学时,在带领学生实习时有过接触,但没有深入了解。”

在老师的建议下,许怀喜引进设备,开始了反复试验。“黄釉瓷的原料已经掌握,但釉色配方早已失传。”陶瓷是一种在火中诞生的艺术,火的温度、升温变化、气候,乃至在窑中摆放的位置,都会产生千变万化的结果。许怀喜就在这千万次的重复中,追寻历史上的那一抹黄。从2007年开始试验,到2013年初见成果,许怀喜试验了数千次。终于基本恢复了寿州窑陶瓷的几种釉色,“包括鳝鱼黄、茶叶末、乌金釉等”。

现在,许怀喜仍在反复试验,创作更多吸纳民间技艺、又符合现代人审美观的陶瓷艺术品,让寿州窑这个失传千年的陶瓷精品在现代“重生”。

(本报记者 陈炜敏)

新闻推荐

反恐反邪宣传进校园

淮南讯为全面提高在校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营造“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的校园氛围,9月5日,淮南市公安局上窑派出所组织民...

淮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淮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接续断代千年的寿州窑文化——记来自象牙塔的非遗传承人许怀喜)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