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新闻 凤台新闻 寿县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淮南市 > 淮南新闻 > 正文

“一带一路”空间拓展,“淮货出海”规模扩大,双向投资日趋活跃,实体消费平稳增长—— 淮南市商务经济半年答卷亮点频频 本报通讯员 吴 刚 本报记者 周 玲

来源:淮南日报 2018-08-07 10:55   https://www.yybnet.net/

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有新突破,外贸进出口增幅居全省第一,利用外资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5%……

对标对表高质量,淮南商务经济上半年步履稳健,亮点纷呈,在国际经贸舞台上的“朋友圈”不断扩大。

今年以来,全市商务系统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问题为导向,党建学省直,对标学合肥,以全面完成商务经济核心指标为主线,继续实施科技兴商、人才强商、项目立商战略,加强外资外贸外经“三外联动”、“内(贸)外(贸)联动”,消费促增长作用不断增强,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利用外资持续增长,对外合作深入推进,全市商务运行呈现持续较快增长的良好态势。

强实体,稳根基。淮南市在全省率先出台“十三五”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的实施意见,同时,密集出台淮南市促进外资增长的实施意见、淮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意见、淮南市加快展览业改革发展实施方案、2018年市级外贸促进政策、2018年商贸流通业发展促进政策、淮南市加快电子商务发展若干政策、农村电商全覆盖巩固提升行动实施方案……一系列商务政策着眼于引导、支持实体企业在更广领域集聚国内外先进要素资源。政策引导有力,市场空间扩展,企业动力增强,构建现代化高质量商务产业体系的路子越走越宽。

外贸开局良好,内生动力增强。全市商务系统依托自身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条件和比较优势,加快外贸转型升级,一手抓订单,一手抓品质,“淮货出海”规模不断扩张。1-6月份,全市进出口2.27亿美元,增长1.7倍,增幅居全省第1位。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逐步提升的竞争力成为外贸新优势。全市机电产品进出口8547.99万美元,增长11倍;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336.58万美元,增长1.56倍;服务贸易额3387.9万美元,增长10.8%。

“引进来”与“走出去”双轮驱动。高水平“引进来”与大规模“走出去”是新时期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特征。从“引资”到“选资”,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新常态下,淮南市经济也与世界经济积极融合,深度互动,双向投资日趋活跃。1-6月,淮南市实际到位外商直接投资1.48亿美元,增长6.2%,完成序时进度的57.9%。淮南市在建外经项目涉及沙特、马来西亚等5个国家7个项目50多亿元合同额。全市对外工程承包新签合同额5679.95万美元,外经带动外贸出口5201.64万美元。

“一带一路”联通世界,淮南企业借力东风远行。2018世界制造业大会和2018中国国际徽商大会、第28届华交会、第123届广交会……全市商务系统借助境内外会展平台,招商引资风生水起,“一带一路”新空间日益拓展,开放发展新动能加速集聚。1-6月,淮南市与亚洲市场进出口1.48亿美元,增长3.05倍;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1.2亿美元,增长3.94倍,进出口总额占全市进出口额的52.86%。

实体零售增势平稳,消费潜力持续释放。淮南市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成为经济平稳运行的“压舱石”。上半年,淮南市消费品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0.5亿元,增长11.5%,增速较一季度提高3.6个百分点,呈回升态势。其中实现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78.5亿元,同比增长11.1%。从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收入74.4亿元,增长11.4%;餐饮收入4.1亿元,增长6.2%。

环境优,市场活。全市商务系统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复制推广自由贸易试验区第四批改革试点经验,全面落实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实施商贸主体培育壮大工程,市场主体信心提振、活力迸发。1-6月份,全市新增限上商贸单位76家、总数达615家,新增外贸实绩企业26家、总数达134家,新增企业均提前超额完成省下达全年任务。重点民营企业发展加速,全市民营企业进出口额1.71亿美元,增长173.14%,占全市进出口额的75.07%。乐森黑马获批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4家商贸企业荣获省连锁业十强,红星美凯龙等一批商贸综合体相继竣工投产。

新闻推荐

提前还款后账户注销了怎么办?

本报讯(记者王玲)日前,一位市民拨打记者热线电话称自己7月14日办的公积金提前还贷款,银行卡在还款当天就被注销了,可是7月16日...

淮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淮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一带一路”空间拓展,“淮货出海”规模扩大,双向投资日趋活跃,实体消费平稳增长—— 淮南市商务经济半年答卷亮点频频 本报通讯员 吴 刚 本报记者 周 玲)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