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新闻 凤台新闻 寿县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淮南市 > 淮南新闻 > 正文

那逝去的节庆,曾奏淮台交流的颂歌 张纯林

来源:淮南日报 2018-08-01 10:38   https://www.yybnet.net/

近日,我在整理藏书时,一本日本版中日文对照、封面呈褚红色的《淮南子》一书映入我的眼帘。翻开扉页,从左至右竖写着“台湾省豆腐商业同业公会联合会顾问、中国豆腐文化节组委会特别邀请顾问陈俊龙赠与”的题字,勾起我对那逝去的节庆——“中国豆腐文化节”历历往事的回忆。

陈俊龙老先生,是台湾岛内积极倡导海峡两岸共同举办“中国豆腐文化节”的代表人物。

2000年,淮南市由时任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姜典法为团长的考察团,一行九人以“安徽省农学会”的名义赴台考察并拜访“台湾省豆腐商业同业公会联合会”,感谢历年来全台湾豆腐业界的朋友,年年莅淮,出席盛会,给予“中国豆腐文化节”的鼎立支持。在台的七天,所到之处,受到“台湾省豆腐商业同业公会联合会”和各市县分会的热烈欢迎。临行时,陈老先生把在日本考察时,购买的日本人翻译出版的《淮南子》一书,赠送给我。

提起陈俊龙老先生,那还得从“中国豆腐文化节”是怎么举办的说起。

那是1989年岁尾的一天,在北京国家商业部贸促会商业分会的年会上,一位身材高大、年已七旬的台湾豆腐业界代表,在发言中激愤地说,现在,在日本和韩国豆腐业界,有少数令人不齿之辈,企图偷天换日,妄称豆腐和豆浆源自他们的国家,真是无知之极。豆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这有案可稽。世界豆腐的根源在中国,中国豆腐的根源在淮南八公山。因此,他建议由海峡两岸共同举办“中国豆腐文化节”,把豆腐始祖淮南王刘安9月15日的诞辰日,定为”中国豆腐文化节”的节庆日。让两岸携手,共同弘扬中华豆腐文化,维护中华历史文化遗产。老先生的这一倡议,立即引起全场共鸣,得到当时在场的国家商业部有关领导的赞同。这位老者就是时任“台湾省豆腐商业同业公会联合会”顾问、台湾睦田兴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现已作古的陈俊龙先生。

1990年9月,由原国家商业部贸促会商业分会牵头,以“中国豆制品协会筹委会、中国烹饪协会”的名义,与“台湾省豆腐商业同业公会联合会”于1990年9月15日至17日分别在北京和台北举办了首届“中国豆腐节”,同时纪念豆腐创始人刘安诞辰2100周年。

“中国豆腐文化节”就这样从它不同凡响的开始,就预示着“小豆腐,必能做出大文章”。淮南作为豆腐的发源地,承办豆腐文化节,理应当仁不让。当时,淮南市委、市政府敏锐地捕捉到来自北京的这一信息,感到小小豆腐,将会为淮南的对外开放和交流,为淮南的经济发展注入清新的活力。于是,当机立断,积极争取,在安徽省人民政府大力支持下,原国家商业部欣然决定,“第二届中国豆腐文化节”于1991年9月15日在豆腐故里——淮南举办。但后因1991年淮河流域遭遇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第二届中国豆腐文化节”推迟到1992年9月15日在淮南隆重举行。台湾方面以陈俊龙老先生为顾问,组成了庞大的代表团莅淮参加盛会。从此,揭开了淮台经济文化交流的新篇章。这个令海峡两岸以及国际豆腐行业同仁溯本求源、心向往之的节庆,一路风尘,一路歌声,谱写了淮台两地,一曲又一曲的交流颂歌。

1994年,“’94中国豆腐交化节”开幕式在淮南新庄孜矿体育馆隆重举行。大型歌舞“淮河花雨”开幕演出,让前来出席节会的台湾豆腐业界代表团的50多位成员看得如醉如痴。但下午2时许,从台湾传来不幸的消息:台湾中南部发生了7.3级大地震,这让前来参会的台湾中南部地区豆腐业界人士心急如焚,归心似箭。当时的团长苏汉诚先生在宾馆召开紧急会议,并作出决定,一部分代表团成员先期返台了解灾情,另一部分继续留下,参加完豆腐文化节的全部活动,善始善终。他们这种以豆腐文化节为重的义举,令大会组委会十分感动和称赞。当时,市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受权代表淮南市人民政府,给岛内的“台湾省豆腐商业同业公会联合会”发了慰问电,对地震给台湾人民带来的灾难,表达了淮南人民的深情关切和诚挚慰问。

1997年7月,台湾地区领导人李登辉冒天下之大不韪,悍然抛出海峡两岸“一边一国”的“两国论”,令两岸关系急转直下,但台湾豆腐业界人士毅然冒着政治风险,组团莅淮参加“’97中国豆腐文化节”,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见证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民心所向,这是多么今人钦佩的胆略和精神啊!

淮南豆腐,香飘两岸。历届豆腐节闻香而来的一大批台湾新闻媒体记者,不仅抒写着淮南豆腐的传奇故事,而且,还从不同的角度,向国际社会大篇幅报道淮南这个“能源之都”,“潜龙在渊,蓄势待发”的发展潜力和后劲,以及“潜龙在渊,一飞冲天”的发展势头和张力。豆腐文化节,拉近了淮台两地的距离,连接了两地人民的心。1996年,淮南籍的台湾《中时晚报》副社长李明儒先生,还代表台湾的读者向曹庵镇捐建了“宝岛希望小学”,并安排台湾捐款的读者,随访这个学校。

二十届次的“中国豆腐文化节”,沐风栉雨二十三载,浓缩了楚风汉韵的灿烂华章,散发出淮河文化的泥土芬芳;演绎着古典与现代相融合的恢弘气度,搭起了友谊与交流相和谐的五彩桥梁,吸引了台湾岛和海内外一批又一批经贸、文化、旅游界人士,纷至沓来,莅淮赴会,共襄盛举。

二十届次的“中国豆腐文化节”,共举办过两次大型的“皖台经贸恳谈会”,先后接待了来自台湾中华青年企业家协会、台流统一企业集团、台湾旺旺集团、台湾中小企业家协会、台湾国际青商会等几十家台湾企业代表团和美国大豆协会及美国大麦协会的代表。

二十届次的“中国豆腐文化节”,共举办过三次“海峡两岸名家书画、工艺品交流展”和“‘淮南八公山台湾日月潭山水相连\’两岸名家摄影暨剪纸艺术展”。数以百计的台湾书画家、工艺美术和摄影家与大陆的同仁们汇聚淮南,以文会友、书画传情。2004年“台湾大汉书艺协会”和“台湾中华世纪书画协会”捐赠字画和善款在八公山风景区建“中华世纪海峡情碑园”,由此成就了两岸文化交流的一段佳话。台湾学者、著名书法家郭晴岩老先生还通过市委统战部和市台办,把自已的书法著作以及关于古诗文研究的著作捐赠给淮南师范学院和淮南市图书馆典藏。不仅如此,淮南市国家级和省级著名书画家耄老周墨兵、唐树贞夫妇,以及龙维印、黄祖兴、张蒲龄、余国松、陈浩金、赵永林等先生的书画作品也先后入岛交流,参加在台湾举办的中外书画交流大赛并获殊荣。

值得一提的是,台湾小天鹅艺术团通过“中国豆腐文化节”对素有“东方芭蕾”美誉的花鼓灯艺术十分推崇,曾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著名花鼓灯老艺人陈敬芝先生到广州授课,并邀请陈老先生到台湾巡演,但因种种原因,直至陈老先生辞世也未能成行,成为淮台文化双向交流的一件憾事。

“祖国山河萦梦寐,神州翰墨缔情缘。”这是已故台湾著名书法家刘梦炎老先生当年来淮参加两岸书画交流,留下的一幅反映台湾人民心声的墨宝。是的,中华民族虽历经磨难,海峡两岸亦因历史原因暂时分离,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始终是两岸同宗同源、同文同种的民族血脉,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家园,是滋养着两岸终将走向统一的中华民族凝聚力之所在。

“中国豆腐文化节”以豆腐文化为媒,不仅架起了淮台两地、两岸之间各项交流的桥梁,而且也凝聚了全球豆制品业界以及知识、学术界对中国豆腐文化的认同感和亲和力。这就是“中国豆腐文化节”,在促进祖国统一大业进程中所展现的纽带魅力;这就是“中国豆腐文化节”,在弘扬中华豆腐文化,维护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产中,所起到的历史作用和重要影响。

那逝去的节庆,曾奏淮台两地经济文化交流的颂歌!

新闻推荐

二十四节气(三)特种邮票8月7日寿县首发 它翩然而至 你值得等待

本报记者李严实习生朱馨月摄影报道7月31日,记者从淮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二十四节气(三)》特种邮票将于8...

淮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淮南这个家。

相关新闻:
小蜗牛 大发现2018-08-01 07:46
猜你喜欢:
小猴学捕鱼2018-08-01 00:00
评论:(那逝去的节庆,曾奏淮台交流的颂歌 张纯林)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