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雪峰 摄影报道
时值“大暑”,高温酷暑已然成为常态。户外劳作的建设者,面临如此高温酷暑,职责所在,他们能做的,只是坚守岗位,把辛勤的汗水抛洒在工地,持续推进工程进度。
7月中下旬,记者来到淮南市重点工程——市级老年公寓建设工地。此刻是下午3时30分,虽已避开正午的日头,可骄阳依然“火力全开”,炙热烤人。没一会儿,记者的衣服就已被汗水打湿。而工地建设者们不管不顾,各自忙着手头的活,任由汗水抛洒。
淮南市市级老年公寓工地位于淮舜南路西侧舜耕山环山路旁,环境优美,可满足250户500位老人生活及娱乐功能,还可实现386个机动车位停放需求。工程建设用地总面积50亩,建设项目包括:1#医疗、娱乐等生活配套用房,地上2层,地下1层;2#、5#老年公寓,地上4层;3#、4#老年公寓,地上5层。总建筑面积27705m2,其中地下建筑面积4889m2,地上建筑面积22816m2。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施工合同价为5098万元,合同工期440天。工程施工单位为中铁十八局,自今年3月底开工以来,工程进度持续推进。
奔走在建设工地上,记者看到,一处低于地面的负一层建筑地基已基本成形,这便是医疗用房的基础,正有工人在忙着绑扎钢筋和砌筑砖块。头顶上,塔吊在不停地旋转起起落落,运转建筑材料。负一层建筑的北侧,2#老年公寓楼已建设到三层。此刻,工地上最忙碌的,便是钢筋绑扎班组人员,骄阳下,面临下方的钢笼,工人们得趴下身子,把手伸下去才能够着绑扎,又是一番汗流浃背。
钢筋绑扎班班长周艳彬是来自淮南潘集的农民工,在建筑工地干了20多年,成长为一名班长,如今可拿到8000元的月薪。工地上,他特别忙碌,顾不得与记者聊天,只能见缝插针地说道。他说,常年在工地,经历酷暑高温已是家常便饭,只能坚守,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工地上,一位年轻的测绘员的身影吸引着记者的注意,骄阳下,他的头发已被汗水湿透,成了一绺一绺的。他叫胡乃鹏,1995年出生,东北人,身材高大,已工作2年。他在齐齐哈尔铁路工程学校学的就是测绘,很喜欢这个专业。每天,胡乃鹏要在工地上测量5、6个小时,其余时间就回到房间整理分析测绘资料并归档。虽然很辛苦,他乐在其中。前不久,他才从刚完成的郑阜高铁项目调来,那个项目工艺更先进些,他希望能把先进的GPS测绘仪应用到这个工地上,以提高效率,提高精度。
项目总工靳勇是80后,他学的是工程类专业,如今工作已有11年,他说能够走上这个岗位要感谢上级的培养和信任。在流动的工地工作,经历高温酷暑是常态,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重要的在于习惯。”他对自己的要求是“干什么,就要把什么干好!”在以后的工作中,他希望能够积累更多的经验,“干一个,就要出一个精品工程!”
据了解,淮南市市级老年公寓承建方中铁十八局是一支有着光荣传统的施工队伍,其前身就是铁道兵部队。项目部按照集团公司和建设单位的要求,积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保障安全生产。为工人发放人丹、清凉油、藿香正气水,提供绿豆汤供应。同时,调整施工时间,错开高温时段,每天清晨5时之前出勤,上午10时30分至11时收工;下午3时30分以后出勤,晚饭后视情况还要加夜班,并要求领导带班,保证工程进度,保障工程质量。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苏国义)7月22日,8.8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暨2018年淮南市第二届“睿联杯”青少年象棋比赛,在淮南剧院圆满落幕,淮南市...
淮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淮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