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患者能健康、满意地出院,我的内心就充满了幸福感和成就感”,不忘初心、救死扶伤是他坚守的职责。每天奋斗在手术台前,一个月完成100余台手术,他用手术刀的轻承载着生命的重;在关系民生健康的道路上,他磨砺精湛技术,砥砺医德医风,护佑一方百姓安康。他就是今年荣获淮南市“五一劳动奖章”称号的东方医院总院肝胆胰外科副主任张军。
近日,张军在完成当天的最后一台手术后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谈及张军获得的荣誉时,他十分低调,但是谈起10多年从事临床工作的感想时,张军的话匣子一下打了开来。“相比较其他科室,我们科室急诊、危重病人较多,且大部分的病人年龄较大,通常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尤其是手术部位在腹腔中,牵涉到的器官较多,稍有不慎,都有可能影响到患者的手术质量,甚至是生命,所以手术方案的制定都是我们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制定。另外,每次手术前,我们医疗小组都会和患者及其家属详细沟通,向患者及家属讲明手术的必要性,消除患者的心中顾虑。”严谨,是张军对医学的态度,更是他对每一位患者生命的尊重。
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患者的生命得到延续,生活质量得以提高,这是张军从医以来一直坚定的信念。2008年,东方医院总院引进并开展“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为了掌握这项技术,救治更多患者,他外出进修学习,并在江永强院长手把手的教学下,逐渐熟练ERCP技术。经过多年的实践专研与努力,目前,他已经独立开展包括胆胰管良恶性肿瘤狭窄、创伤后胆胰瘘等在内的ERCP手术近600例。ERCP手术是在C臂射线下进行,对病人来说,只有一次,对身体几乎没有任何影响,但对长期在射线下手术的医生来说,尽管穿着厚重的铅衣,带着进口的防护口罩,张军的身体避免不了地要“吃”射线,如今,他易感冒、掉头发,但张军却说,“只要能够救治更多患者,‘吃\’点射线算什么。”
忙碌,是张军的工作状态。每天早上7点多走进医院,他就像上紧了的发条,一刻也停不下来,接诊、查房、手术、质控、科室管理、病例研究、熟悉整理病人资料……另外,他还要兼顾凤凰医院、新庄孜医院的一些肝胆胰手术。肝胆胰科护士长孙敏说,“由于科室手术多,他每天工作时间都在10小时以上。对于一些急诊、重症病人,不管白天黑夜,他总是第一时间出现。”
今年3月的一个下午,张军因连续发烧几日于当日下午请了半天假。晚上10点多,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催来,“病人发烧40度,已经出现休克状态,情况危急……”挂上电话,张军直奔医院。患者是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血压下降、腹部剧烈疼痛并伴有呕吐症状,确定病情后,他决定为患者手术。张军忘记自己还生着病,带着手术团队,为患者实施“ERCP胆道支架置入术”。手术非常成功,患者第二天退烧,腹部疼痛缓解。“将患者从死神手里拉回来时,那种成就感和幸福感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张军说。
工作再忙,手术结束再晚,他都会带着年轻医生进行“早晚两次查房”,科室里的医生、护士都被张军的这一举动感染着。如今,这种“两查”已成为该病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自从我住院以来,张医生一天两遍查房,他对我们病房的每个人的病情都很熟悉。还有他的医术,我要为他点个赞!”患者冯先生在记者面前竖起大拇指。
繁忙的工作并没有阻止他前进的脚步,他不仅是淮南市肿瘤学组委员,还是安徽ERCP学组成员。他紧跟本专业最新的医疗技术发展动态,参与“二镜及三镜联合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研究,把学习到的新技术和掌握的医学知识广泛应用于临床。目前,张军所在科室80%的手术是在腹腔镜下开展的,尤其是ERCP技术上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和成绩,在淮南市乃至周边地区形成了较强影响力和良好口碑。谈及科室未来发展,张军表示,下一步将开展腹腔镜下胰十二脂肠切除手术,为更多患者造福。本报记者
新闻推荐
本报讯6月15日下午,副市长胡春华前往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调研园区发展建设等情况。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负责同志等陪同。胡...
淮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淮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