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新闻 凤台新闻 寿县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淮南市 > 淮南新闻 > 正文

合作社的情怀 贫困户的福祉 本报记者 刘银昌

来源:淮南日报 2018-06-13 10:43   https://www.yybnet.net/

“实施产业扶贫和合作社带动是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有效方法,谢家集区孤堆回族乡在扶贫工作中积极引导贫困户和专业合作社结合,用小额贷款实施互贷互用,既部分解决种养大户的资金问题,也解决了贫困户的资金无处用的问题,体现出了专业合作社的情怀,也是贫困户的福祉。”近日,谢家集区孤堆回族乡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走进位于孤堆回族乡黄老圩村的淮南市江永食用菌农业专业合作社,记者看到40个食用菌大棚,每个大棚分隔为7层,一层层菌料上还残留着未采摘完的双孢菇。旁边的60立方米清洗池,用来清洗刚采摘下来的新鲜蘑菇。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腌制池将筛选下来的蘑菇进行腌制,用于制作罐头和药菇,每年可腌制600吨。

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江永食用菌农业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4月,注册资金680万元,目前累计投入1000万元。每年产值300多万元,100多万元利润,加入合作社的农户由当初的6户增加到68户,现在,每年还在增加。

在食用菌农业专业合作社,工人们每天早上4时30分开始采摘,10个小时的劳动,超过10个小时,每小时加班费10元,每人每天采摘40篮200斤。蘑菇大户方维军常驻在该公司收蘑菇。“我将新鲜蘑菇销往常州、义乌、衢州、黄山等地,有多少收多少,最多每天能收12000斤。”

“每年的12月至第二年的1月为最高峰期,占全年产菇量的三分之二,能带动120人就业。下一步,将进行药清理废料、冲洗、消毒、维护,9月底上新料。”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合作社带动贫困户10户,50万元资金互贷互用,对他们实行四个统一,即统一提供场地、统一提供材料、统一提供技术、统一提供销售,每户年底可分红3000多元。如果愿意在合作社打工,每月还可增加2000多元的收入。”

杨镇村村民赵怀文说:“我是典型的贫困户,扶贫政策给我们每户贫困户提供50000元小额贷款用于脱贫致富,我们也不知道如何用,村干部为我们联系了食用菌种植,进行互贷互用,每年还能分红3000元,真是太好了!”贫困户杨家奎告诉记者,合作社里有一帮能人在帮扶我们,他们的2000多吨废料亟待清理,做复合肥,已经与安徽食用菌技术协会联系,发展循环经济。贫困户邹德江说:“现在合作社有100多亩土地,再征地65亩,扩大再生产,设立专家工作站,发展高温反季节袖珍菇,我们脱贫的希望更大了,路子更宽了。”

新闻推荐

创城曝光:“闻风而动”,还是“按兵不动”?记者重访发现:三处已整改完成,一处尚未整改

本报记者李钧6月11日,本报在头版位置对淮南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督查中发现的脏乱差问题进行了曝光。12日上午,记者来到被曝...

淮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淮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我眼中的孙悟空2018-06-13 10:43
猜你喜欢:
淮南警察好样的!2018-06-13 10:43
评论:(合作社的情怀 贫困户的福祉 本报记者 刘银昌)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