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新闻 凤台新闻 寿县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淮南市 > 淮南新闻 > 正文

广开渠道“变废为宝” 潜心描绘“绿水青山” 本报记者 贾 静

来源:淮南日报 2017-12-05 13:03   https://www.yybnet.net/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曾经,每年丰收季后,秸秆是农民心里的包袱。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付之一炬,于是,各处“狼烟四起”,大气污染严重。近年来,淮南市树立“双赢”理念,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尤其今年以来,淮南市更是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围绕农作物秸秆的转化增值做文章,构建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长效机制,切实改善空气质量,取得显著成效。

健全制度建设 加大源头防控

淮南市制定和印发了《淮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以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为基础的现代环保产业的实施意见》、《淮南市2017年秸秆综合利用提升工程实施办法》、《淮南市2017年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方案》、《淮南市2017年秸秆禁烧巡查工作方案》等文件;分别召开全市午季和秋季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会议,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落实监管责任,加快推进秸秆禁烧和资源综合利用市场化、产业化发展。

自5月份起,淮南市市直相关部门抽调专人进驻各包保县区,开展驻点包保督查;市环保局牵头,成立5个督查组,对全市开展巡查督查,每日汇总上一日督查巡查情况,实施零报告制度;市农业部门提前做好夏收夏种和秸秆综合利用准备工作,累计投入拖拉机及配套农具、联合收割机、水稻插秧机等农机具18万台(套)以上,采用机械粉碎还田、深翻深耕、轮作休耕等方式,大幅提升秸秆利用效果;各级财政部门提前预拨奖补资金,市、县(区)分别增加秸秆还田、农机购置、秸秆收购等补助标准。

推动项目建设 提升服务效能

淮南市充分认识产业项目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着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落地生根;紧紧抓住“2017中国安徽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博览会”机遇,重点引进上规模、有技术的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已签约上海某公司投资3亿元的生物质电厂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年消耗秸秆39万吨;制定《淮南市农作物秸秆产业化利用及示范园区奖补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与19家企业签订秸秆收购利用协议,严格执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财政奖补政策,全面落实管理办法,切实提高财政奖补资金使用绩效。

淮南市还积极做好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培训工作,重点加强农机操作手专业培训,将技术落实到田间地头;开通“三夏、三秋”农机服务热线,通过“农机跨区作业服务直通车”平台、淮南市农机化网、手机短信、热线电话等,为跨区作业提供参考;组织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指导农户开展水稻秸秆全量粉碎还田,随时掌握小麦生长情况,提出相应的田间管理意见,确保小麦正常生长;鼓励和支持企业大力实施秸秆的生化木质素、造纸、发电、板材、基质、燃料等项目,抓好抓实秸秆利用。

截至10月底,全市累计完成秸秆还田454.21万亩,占全年计划400万亩的113.6%;1处大型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开工建设,2个固化成型燃料生产点投产运行,200个秸秆气化炉发放到户,新增秸秆发电3万千瓦项目正紧张施工之中;全年累计发现着火点2处(任务要求每百万亩农作物秸秆焚烧点低于8个)。全面完成2017年秸秆综合利用提升工程年度目标任务。

新闻推荐

践行雷锋精神 铸就文明“地标” ——淮南市深化志愿服务构筑精神家园 本报记者 朱庆磊

11月24日下午2时许,正值上班高峰期,记者在洞山中路与广场路十字路口发现,市民在身穿红马夹的“文明劝导员”的引导下,有序的等待、过马路,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一个城市的魅力,不仅在于外表,更在于精神...

淮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淮南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广开渠道“变废为宝” 潜心描绘“绿水青山” 本报记者 贾 静)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