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张碧辉 本报记者 柏 松
“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近年来,市国动委发挥地方资源优势,组织各专业办公室在运用大数据提升国防动员能力上进行了初步探索,获得了实践启示。
合上时代的节拍
2016年11月上旬,为做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回收准备,市国动委在工作中遇到了难题。
“为什么不问计大数据?”此时,市国动委参谋苏畅想起身边有一座宝库——淮南市大数据中心。通过该中心,他很快找到几十艘符合条件的船只,还筛选出在返回舱回收时间段内3艘空闲的船只。如此一来,原来预算的3.5万元征用费省下大半。
淮南作为全国首批智慧城市试点,从2012年开始建设大数据存储、交易、应用服务三个中心体系,现已建成“大数据+政务”平台,整合了全市50余家单位、406类、约5.1亿条的数据,可为华东地区乃至全国提供大数据服务。
“不是这个世界变化太快,而是我们自己没有合上节拍。”反思“守着金山要饭吃”的尴尬,市国动委领导顿生紧迫感。他们结合2017年度工作筹划,组织“八办”和相关成员单位分批分期参观淮南市大数据中心,聘请专家授课辅导,纳入干部自学内容,学习运用大数据正成为市国动委系统的一种新气象。
读“数”尖兵要有兵味
“不能把大数据简单理解为海量数据!”淮南市大数据中心负责人说,完整的大数据服务包括数据平台、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和数据应用4个层面,如果没有指向明确的分析运算,信息存储再丰富,也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而具备分析运算能力的人员正是目前紧缺的人才。”市国动委相关负责人说,国防动员要走进大数据时代,迫切需要一支专业的读“数”尖兵。依托大数据中心,他们成立了一支民兵高技术分队,吸纳了不少拔尖人才。
“虽然读‘数\’尖兵不拿枪不动刀,从事着‘高大上\’的专业工作,但既然是民兵,就不能只穿一身迷彩了之。”市国动委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他们坚持落实思想政治教育、队列训练,使民兵分队的国防观念、纪律意识不断增强。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只需4个半小时,数据类的国防动员潜力信息采集完成95%以上,而以往从部署任务到汇总数据至少一个半月。
记者来到淮南市大数据中心,看到大屏幕上“一图显示”全市医护人员、修理技工等人员的单位、数量、资质水平,经授权,可以调取相关人员的详细情况。“现在每个岗位都能保证有3名候补人员。”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市国动委已完成全市6支支援保障分队专业技术岗位人员的信息化采集,对人员进行定岗定位,遇有突发情况,可运用大数据平台在全市范围内调配力量。
淮南军分区司令员孙亚军坦言,即使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国防动员进入大数据时代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从数据采集、共享到保证安全,每个环节都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而探索中的市国动委坚定看好运用大数据的前景:未来国家八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将共同引领东部、中部、西部、东北等“四大板块”的大数据产业发展,实现数据共享和区域内协调发展,国防动员联姻大数据都将指日可待。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雪峰实习生花子健摄影报道)中国农业大学毕业生芦宏玉,返乡创业,在淮南八公山成立绿达家庭农场,利用其所学的园艺专业知识,试种新品种水果——树莓,期望为家乡做些事情。盛夏,记者来到绿达家...
淮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淮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