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静
“世间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这是清代嘉庆年间礼部尚书姚文田自题书房的对联。
读书之所以被列为“第一等好事”,是因为它是使人获得知识、修炼品格的唯一途径,而拥有丰富知识和健全人格的人才能不断成长、成熟,并凭借自己的求索最终抵达理想的彼岸。
多年来,淮南教育人深谙此道并为之创新实践,推进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学生资助两项民生工程,努力让孩子们有学上,有书读,让这“第一等好事”进入千家万户。同时,2016年,这两项民生工程在省教育厅绩效考核均获得全省第一。
“读听说写”法让“第一等好事”人人都知晓
为进一步提高群众对教育民生工程的知晓率,不断增强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市教育局在抓好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媒体宣传的同时,还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出了一套“听说读写”法。
——人人读。协调乡镇、街道等将7万份《告知教育民生工程一封信》发放给社会公众,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全市各学校共印发了30万份《告知教育民生工程一封信》,让学生阅读后带回家请家长阅知并签字后带回学校交班主任;在学生作业本上印制三项教育民生工程政策,并发放到每一个学生手上。
——主动听。各县区教育局安排专人拨打贫困住校生家庭电话,咨询贫困住宿生生活费发放领取情况;各相关学校安排专人拨打中职、普高享受资助学生家庭的电话,咨询资助资金发放情况;教育民生义务监督员每月至少主动上门一次,听取受益群众对教育民生工程的意见和建议,并逐级汇总,及时反馈。
——广泛说。市、县区教育局组织人员深入乡镇和社区开展教育民生大走访活动,向群众面对面地说清教育民生政策、内容和工作措施。组织举办了有关教育民生的演讲比赛和文艺演出,宣传教育民生工程。
——明白写。教育工程类项目全部设立标识牌,将项目名称、建设内容、开完工时间、建设单位、监管人员等内容全部写在标识牌上,让群众一目了然、一看便知。
“强实细严”法让“第一等好事”人人都满意
刘同学是淮南七中一名初中生,走进她的家我们很吃惊:整个房屋里仅有的几件家具都是生活的必需品——床、桌椅、厨具等。天色已暗,但家里并没有开灯,妈妈借着窗外夕阳的余光在准备晚饭。父亲生病,刘同学的妈妈已经在家和医院之间奔波了整整一天。对于记者的突然来到,她没有一点不悦。她告诉记者,丈夫生病多年,用尽了全家的积蓄,现在全家只靠每月领取的低保金和自己在外面做小工的一点微薄收入维持生活。她可能没有多少文化,但对于教育民生工程所带来的“好处”却有着最深切的感受。一谈到教育惠民政策,她立刻激动难抑:“那是太高兴了!女儿享受到教育民生工程,上学是不成问题呀!”
“女儿能上学,成绩也不错,我现在真的感到非常满足。”这个15岁孩子的母亲以对“满足”的最单纯也最实在的诠释,表达了对教育民生工程的感激。
一家所表达的喜悦,不仅仅是城市困难家庭享受到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改革成果的感受,更是全市教育民生工程的一个缩影。她的喜悦,也不是她一个人的喜悦,而是全市数十万个家庭流露出的喜悦。
(下转四版)
新闻推荐
发挥保险功能 助力*** 中国人寿淮南分公司开展保险扶贫系列工作
中国人寿淮南分公司开展保险扶贫系列工作
淮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淮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