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银昌 本报通讯员 王 涛
“还没看完区文化馆的少儿文艺汇演,唐山镇文化站的朗诵文艺大赛又在等着我……”5月下旬,谢家集区“一家亲”舞蹈协会会员王俊美喜不自禁,连称谢家集区文体活动丰富多彩,自己每天都忙不过来。
近年来,谢家集区开展的文化活动使文化惠民政策如春风化雨,沁人心田,丰富了群众精神生活,提升了城市幸福感,增强了城市凝聚力。
情系百姓:致力文化设施发展
谢家集区文广体局积极探索创新,走资源整合路子,加快文化设施体系建设。2015年充分利用区文化馆现有场地,改建了一个400平方米展示中心,这是谢家集区一项重要的惠民工程项目,可以多元化宣传地区各项文化建设新成果;2016年利用谢一矿职工礼堂改建为区全民健身中心,近800平方米的室内场地设羽毛球、乒乓球、健身房、排练舞台等活动项目,室外还建有标准的篮球场;2017年利用原来谢四中多功能厅改建成区图书馆,建筑面积700余平方米,总藏书量1.2万册(件),日接待量可达到1000余人次。
政府主导:文化场馆免费开放
目前,该区已建有区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全民健身中心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6个、农家书屋54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7个、街道体育俱乐部2个、全民健身苑3个;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区支中心1个;形成了遍布全区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所有公共文化场馆已按要求全面实施免费开放,形成一批具有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区文广体局在区文化馆、各乡镇文化站开设书法活动室,在乡镇文化站专门为留守儿童购置了部分书法学习资料,各乡镇文化站还与农业、科技、卫生部门合作,组织了各类培训班。
今年1至4月,该区文化馆共开放120天,开展活动21次,服务15500人次;区图书馆开放60天,开展活动6次,服务3100人次;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累计开放630天,开展活动61次,服务9254人次。
惠民乐民:引领欣赏高雅艺术近日,该区文广体局建设的微信公众号——“翰墨西城”正式上线,通过公众号每周定期发布信息,宣传最新的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措施,发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动态,促进公共文化建设经验交流。
该局组织的“迎国庆‘唱响中国\’群众文艺演出”、“丰淮杯”迎新年书画摄影展活动、“‘鑫森物流杯\’书法绘画摄影展”、“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文艺演出”、“谢家集区京剧票友协会成立十周年演唱会”等活动陆续开展,让市民欣赏到高雅艺术,文化展示活动“社区大家乐”、“乡村欢乐行”广受欢迎,地区群众文化品牌活动正逐步走向成熟。在文化氛围浓厚的谢家集区,有一个活动也广为群众熟知——“少儿文艺汇演”,这是由区文化馆承办的群众文化活动,虽定位不同,面向群体也有所不同,但都为建设“文化西城”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要以百姓需求为导向,把百姓喜爱认同的项目保留下来,将精品逐渐打造成自己的品牌。”该区文广体局负责人表示:“让百姓充分享受自己的文化福利,是我们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始终坚持的信念。”
观念嬗变:由“送文化”到“种文化”
该区强调下乡“种文化”,改变了“政府出钱办,群众围着看”的“送文化”,进行“育文化土壤”,坚持突出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让农民从台下走到台上,由观众变成演员,实现由“送文化”向“种文化”的转变。
该局结合谢家集区“乡村欢乐行”活动,开展农村文艺巡演、农民书画展、农民才艺展演、美好乡村建设成果摄影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展5大部分。通过“送戏进万村”活动和“乡村欢乐行”活动结合,培养大批乡土文化人才,引导农民群众自编自演、自娱自乐,让他们唱主角,激发广大农村“文化人”的活力,目前全区乡村文化演出积极性空前高涨,节目数量和质量大大提升。
新闻推荐
本报讯5月27日下午,淮南市2017年“向上向善好青年”走基层首站走进淮师附小山南校区,与数百名少先队员面对面交流,分享青春故事,传递榜样力量,引导孩子们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向上向善的美...
淮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淮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