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新闻 凤台新闻 寿县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淮南市 > 淮南新闻 > 正文

红土地上的 绿色敬老院 ——定远朱湾敬老院小记 杨秋燕 束舒娅/文 魏星/图

来源:滁州日报 2016-04-23 13:04   https://www.yybnet.net/

朱湾是定远西南一座古镇,沛河在此折向成湾继而绕流西南,明清时这里一度繁华而有“西土屏番”之称。抗日和解放战争期间,朱湾作为辖16个乡的海清区驻地,领导人民驱日寇反压迫求解放,历经血与火的洗礼。这一片红土地先后输送、培养了一大批仁人志士,95位烈士为国捐躯。如今,这片略显偏远的红土地上,又默默运作起一座“绿色”的敬老院。

老人们种植的绿色无污染蔬菜

“乡村田园”式环境 绿树渐成荫

我们到朱湾敬老院的时候,院长宋延平带着数十位老人刚栽下新送来的十几株香樟树苗。香樟苗虽尚细可盈握,但一株株都笔挺立着,蓬蓬的树冠摇曳着春天。沿着这新植的行道树往敬老院深处走,桂树、玉兰、银杏、龙柏松错落有致。正中的小院空地上还有一棵硕大的雪松,冠如华盖,苍翠浓郁,和这红土地上的敬老院有如出一辙的精气神。

边走边看,来到一处幽静小院,见几位老人在给兰草等花卉移盆、培新土。雍大爷一边铲土,一边向我们介绍:“这有机肥我们从去年就开始沤了,腐叶土、塘泥、草木灰之类的按比例混在一起,养花可好了!你看把这兰草养的,能分好几盆了。”宋院长在一旁补充道:“老人家们莳花弄草可有一手了,院子里那么些盆栽都是老人们自己打理出来的。这几株兰草是打算分到小盆里,给每户门口摆上一盆,也是个点缀。”

朱湾敬老院所得财政拨款有限,这些环境建设大多得益于淮南新四军研究会的爱心。当年在这里战斗过的老人们,至今牵挂着朱湾,多次为敬老院送来各种树苗,有时还从淮南带大吊车和林场技术员到现场亲自植树。

朱湾敬老院也不止有树有花,还有两亩多菜地。这一畦是莴笋,那一畦是菜薹,边角零星的一点地方还搭了“玲珑版”的大棚在育种……其实整片菜地都是“玲珑版”的,但阡陌纵横田垄整齐。菜地里,几位老人除草、松土、施肥……一墙之隔,外面是不绝的车马喧,墙内却是一派乐陶陶的田园居。

每年出栏40余头猪,不仅可以保证养老院一年的食用,多余的还可以出售

每天的饭菜都是老人们自己做的,一素一荤,虽然简单,但是健康

“自理+互助”式管理 绿意养心绪

时近中午,老人们纷纷前往饭堂就餐,只雍长顺老人依旧坐在屋门口晒太阳、听广播。走过去才知道,雍长顺老人双目失明。“你们别担心,我们这里虽是生活自理,但谁有难处了都会搭把手的。我眼睛看不见,平时行动没问题,在这里住了这么多年,哪里要拐弯哪里有台阶心里都记得。端水端饭这类事,我不方便,有朱其昌帮忙呢。”这边正说着,那边朱其昌老人送来了热腾腾的饭菜。

朱老很腼腆,见有生人,低着头从一边走了。雍老则比较健谈,吃着饭和我们聊开了。“我在这院里住了有20来年了,最早是十间大瓦房,现在这变化真是天翻地覆。院里还统一给大家发衣服,仿军服,每年冬夏都有,穿不完。劳动嘛,也是大家能干就干,不勉强。大家伙一人一屋,有独立空间,也有集体活动,没事的时候大家唠唠家常、打打牌,过得挺愉快。逢年过节的,还有来慰问、来演出和放电影的。”

宋延平院长告诉我们:“老人们其实不难管理,你一片真心,他们回馈的自然也是一片真心。大家各自管理好自己的饮食起居,相互再能聊聊天、搭把手、做做事,自然就能乐享晚年。我也是充分考虑老人们的情况。比如他们大多是空巢老人,难免疑心重。在算工分这些事情上,我们就要做到绝对的公开,一一摆到桌面上。敬老院的每一笔开销也要透明,不留能生隔膜的空白。另一方面,老年人理解东西慢,很多东西不是一个会上宣读一遍就了事的。院里的规章、好的生活方式这些,需要一对一反反复复地交流……”

“炊事员”张祖胜则说:“我们年纪大了,又是一个人,不讲究,有时候难免糊弄。一到热天,宋院长会盯着我们一个个地去洗澡,希望我们能有一个更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其实宋院长也有68岁了,心脏还做过搭桥,但依然每天来回2公里风雨无阻地到这里为大家张罗,不容易。”

如今,朱湾敬老院已是“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堪称红土地上的绿色敬老院。住在院里的20来位五保户,每人一个单间,窗台有花,出门即树,有小院散步,有菜地劳动。晨昏晴雨,四时节令,因了这敬老院里随处可见的草木果蔬和日常的田亩躬耕而直观可感,也给了住进新房子的这些一辈子扎根农田土地的老人以地气、以记忆。

朱湾敬老院院长宋延平

“光合作用”式运转 绿色可持续

朱湾敬老院实行集中居住、集中供养、集中管理,院民基本生活由政府保障,院民实行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此外,朱湾敬老院还自发探索副业生产,充分利用五保户们打理农活的技能和院里有限资源,养猪种菜,一方面改善院民饮食,另一方面提高院民的零花钱收入,将原本完全依赖财政的敬老院带入到“光合作用”、“自主造血”的运作模式中。

宋延平院长告诉我们,“现在大力提倡的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我理解应该不止于只求温饱。院里住的五保户,长期是空巢老人,生活寂寞,温饱之余有一点事做,日子充实了,对心情和身体都有益处。发展副业,让敬老院本身也有了一定的收入,运转上更具有可持续性;最重要的是能让每一位老人从中找到自己的价值。”

由此,朱湾敬老院设置了养猪、种菜、做饭、洗碗、保洁、门卫等多项工种,供老人们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和擅长的技能自主选择。所有工作按小时记工付报酬,年底统一结算。老人们的“工资”来自于宋院长省下的财政拨付的每年2万元办公费。“我这里也没啥用得着纸啊笔啊电脑的,这笔钱用来给老人们发发劳动报酬,让老人们可支配的零花钱多一点,意义更大。”

空闲的土地利用起来了,种菜好手们平整了菜地,全程绿色无污染种植。两亩多地的蔬菜,除了保障老人们日常食用,多出来的一部分可以到市场出售,还有一部分则被这些心灵手巧的老人们腌制成各式咸菜,都是地道的农家口味。菜地旁的猪圈,每年可以出栏40余头。73岁的雍长国负责喂猪,每天三遍,见我们来,无不自豪地说:“我们这里喂的猪可好了,不到250斤都不送出去卖。这猪圈跟菜地,剩菜可以喂猪,猪粪又可以肥地,是不是就是电视里说的‘循环经济\’?”

对话宋院长,我们才知晓这么大一个敬老院,各方面管理得井井有条,其实工作人员只有“一个半”——一位是宋院长自己,另一位是兼职的会计。“院里20多位老人,虽然平均年龄在70岁以上,但生活都可以自理。让老人们参与到敬老院的日常运作和管理中来,他们才能真正以院为家。”

新闻推荐

晨刊讯定远藕塘镇是一个千年古镇因镇内一景月下石荷而

定远藕塘烈士陵园:

淮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淮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红土地上的 绿色敬老院 ——定远朱湾敬老院小记 杨秋燕 束舒娅/文 魏星/图)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