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指一挥间,改革开放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四十年历程,和全国的外出务工人员一样,凤台的外出务工人员也跟随时代变迁谱写了“三部曲”:上个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初期,该县外出务工人员开始“向外走”;上个世纪90年代,在全国迎来打工潮时,该县也迎来了外出务工的高峰期;到了2010年左右,特别是2012年以来,该县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人员带着技术和资金归来,回到家乡创业就业,掀起了回乡创业浪潮。
1997年,凤台县钱庙乡圩西村人陈士利就离开家乡,在杭州做物流生意,通过二十年的打拼,积累了一定的资金。2017年初,村里打电话动员他返乡创业,并给予诸多优惠政策,思考一番之后,陈士利决定返乡创业,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做一点贡献。2017年7月,陈士利回到家乡,在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里帮助协调土地、供电等问题后,他租地10亩,投资200万元,当年8月份正式动工建设养殖公司,经过几个月的加紧施工,目前一座现代化的养猪场已建成。如今,陈士利返乡创业成立的凤台景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已成为圩西村产业扶贫的一个亮点。
陈士利只是该县返乡创业农民工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凤台县委、县政府鼓励发展劳动密集企业、非公企业、三产服务业,扩大就业容量,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结合脱贫攻坚计划,凤台县出台了《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实施方案》、《农民工就近就业工作方案》、《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等文件,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政策支持。该县还采取新建、联合、挂靠等方式,依托各乡镇产业集聚区及农业园区,大力加强孵化基地建设,放宽经营范围,开辟“绿色通道”,实行“一站式”服务,同时实行干部“挂帮包保”工作机制,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全方位的创业服务,不断提升就业创业率。去年以来,吸引3500余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并创建返乡农民工创业园(点)16个,入驻企业104家,带动就业2000余人。
在凤台县丁集镇张巷村,作为80后的大学生,杨荣群和李国龙夫妻俩返乡创业、带动村民致富的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杨荣群和李国龙原来在广东东莞一家台资企业务工,并相识、相恋、结为连理。2006年,夫妻二人辞去工作,又前往深圳特区发展,两人每月有一万多元的收入。然而,杨荣群却一直想圆大学时就有的创业梦。2009年,杨荣群只身一人回到家乡凤台县丁集镇张巷村经营葡萄园和瓜果、蔬菜。后来,李国龙这个四川女婿也决心在凤台与妻子共同在田园编织创业梦,夫妻俩流转了50余亩地,建起了31个钢构大棚,其中葡萄钢构大棚18个,创建起了自己的葡萄园。2014年1月,夫妻俩注册成立了果儿多家庭农场。当年,他们农场种植的葡萄就在淮南市科协举办的2014年市第四届“淮河湾杯”优质葡萄评比大赛中,荣获一等奖;2014年5月,李国龙又在由凤台县西瓜协会举办的凤台县首届西、甜瓜种植能手大赛(西瓜组)中,获得了“最甜西瓜奖”。随后,夫妻俩又成立了一家农民产销合作社,发动广大农民朋友加入发展种植葡萄的行列,为社员提供种苗、技术、市场信息等服务,与大家一起共同致富。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目前杨荣群的果儿多家庭农场已成为一个以休闲观光、采摘、网上销售、物流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型农业基地。这个家庭农场有十多名员工,均来自本村和周边村的贫困户,优先安排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
今年是位于凤台县古店乡的赵刚蓝孔雀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赵刚返乡创业的第十个年头。1999年大专毕业后,赵刚就外出打工,先后在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的大型养殖企业工作学习,在实践中,他掌握了先进的养殖技术。“打工期间,我就开始认真反思,为什么我不把学到的养殖技术带回家乡呢?”2008年,赵刚毅然辞职,返乡创业,先从养鸡、养鸭开始,逐步发展壮大,并采取公司加农户的模式,带动了周边30多户发展养殖业增收致富。2012年,他开始转型饲养肉用蓝孔雀,通过几年的奋斗,目前已发展到年出栏蓝孔雀5000只,产值1200万元,利润120万元的生产规模。“2012年以前,部分养殖户跟着我养鸡、养鸭增收致了富。2012年后企业转型升级,又有30户养殖户跟着我学,利用原养殖圈舍改造养孔雀,这30户养殖户目前也增收明显,尝到了养孔雀的甜头。”面对下一步的发展,赵刚表示要进一步做大做强企业,努力把企业打造成为省级龙头企业,带领更多的乡亲共同发家致富,更好地回报家乡人民。
从昔日“东南飞”到今朝“凤还巢”,这是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变化之一。心系家乡发展的凤台人用实际行动证明着这个“变化”,可贵的是,他们在实现自身创业致富的同时,也带动了周边村民致富,更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作出贡献。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李钧李严天高云淡,空气清新,走进岳张集镇,采煤沉陷搬迁安置新区一幢幢新楼高耸云端,一排排整齐化一、墙体洁白的美丽...
凤台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凤台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