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端午节,凤台县刘集镇杨刘村贫困户盛绍影和刘全兵过得特别温暖。节前,县政协委员、凤台县留香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士军主动与他俩结成帮扶对子,入户了解其致贫原因,共商脱贫之策,并送来慰问金,进一步坚定了他俩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张士军以发展生态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为己任,依靠科技大力发展食用菌种植业,目前拥有食用菌生产面积30亩,年收入近百万元,辐射、带动了刘集、桂集、朱马店、古店等6个乡镇的60多户村民通过种植食用菌,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张士军致富后,没有忘记关心、支持他的父老乡亲。他免费为食用菌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对家庭困难的种植户,张士军除了免费提供菌种外,还积极帮助联系低于市场价的种菇原材料。
2011年,高潮社区居民李重重因各种原因,家庭贫困,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张士军得知情况后,帮助李重重建两个占地约1亩的蘑菇大棚,并手把手地进行技术指导,使李重重很快走出困境。目前李重重的食用菌面积扩大到15亩,年收入10多万元。
2011年以来,张士军每年还邀请安大食用菌教授来凤台举办食用菌栽培技术讲座,并免费印发有关学习资料,以提高种植户的技术水平。在张士军的带动下,经过多年的滚动发展,目前全县食用菌生产面积达600多亩,食用菌品种扩大到平菇、金针菇、毛木耳、香菇、黑木耳、鸡腿菇、双孢菇、猴头菇等十余个。产品打入县内外农贸市场和大型连锁超市。
全县***、精准脱贫工作启动后,张士军积极响应县、镇号召,主动承担扶贫责任。在安排贫困户到自己的食用菌基地就业的同时,他多次深入结对帮扶户家中了解其生活生产情况和脱贫愿望,针对他们的需求,免费提供食用菌栽培技术和部分食用菌菌种及菌需用品,并定期随访,精准帮扶,切实增强贫困户的“造血”功能。本报通讯员 常开胜本报记者袁家权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从前以信件报纸寄递业务为主,现在向快递、仓储、供应链金融等业态延伸。淮南邮政利用互联网大平台,打开创新发展新通道—— “邮”“电”互联,打通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
本报记者柏松一次端午节的邮乐购“秒杀”活动,让史院乡甜瓜种植户轩家翠尝到了甜头!活动当天,10分钟之内,她种植的甜瓜在邮乐农品网实现销售量100份、300多公斤。在后续的10天里,她每天都能接到网络订...
凤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凤台县这个家。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17 地方网 版权所有 邮箱:ttykfjmgxr@gmail.com 晋ICP备202200425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