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新闻 凤台新闻 寿县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淮南市 > 凤台新闻 > 正文

强化普法工作力度 营造良好法治环境——记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先进单位凤台县

来源:安徽法制报 2015-04-21 19:48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记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先进单位凤台县

□朱军 苏峰 明余

阳光温暖,大地回春。伴随着春天的脚步,凤台县73万人的心里也是暖暖的。在日前由全国普法办命名表彰的第三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名单中,凤台县榜上有名。这是凤台县近年来既被授予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水利先进县、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先进县、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全国园林县城、全省文明县城、全省园林县城、全省双拥模范城、全省平安县、全省无邪教县等一系列荣誉之后,获得的又一殊荣。

据了解,自2011年“六五”普法暨“法治凤台”创建以来,凤台县承接“一五”、“二五”、“三五”、“四五” 、“五五”普法的丰硕成果,“六五”普法和“法治凤台”创建继续保持昂扬向上的发展势头,广大干部群众法律素质和法制观念显著提高,特别是政府机关的依法行政理念,经济主体的市场法制观念,公民的守法维权意识,就像三棵在普法实践中迅速成长的大树,有力地支撑起凤台更加晴朗而辽阔的法治天空……

提 高 认 识 强 化 领 导

“法治凤台”创建保障有力

普法和法治创建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然而千难万难,真抓不难。“五五”普法结束后,凤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六五”普法和“法治凤台”创建的启动、实施工作,把其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县委、县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并采取了切实有力的工作措施。

一是思想认识到位。县领导班子通过认真学习《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开展第六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安徽省法制宣传教育条例》和《安徽省关于开展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及相关文件,充分认识到开展“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和法治创建工作,是新形势下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促进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的必要手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也是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落实“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方针的实际需要,对于凝聚全县人民的智慧和力量,齐心协力,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打造“法治、平安、和谐”凤台具有积极而重要的作用。思想认识统一了,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心自然增强了,该县变共识为共为,立足于早抓早见效,确定了“纳入、定向、部署、检查”8个字工作思路,即:把“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和法治创建工作纳入三个文明建设的“大盘子”中考虑,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做到两个指标一起下;明确“六五”普法的重点对象、依法治理的主攻方向和法治创建的目标任务,始终把影响全县改革、发展、稳定最突出的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作为工作的突破口,一项一项地抓落实、出成效;坚持把“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和法治创建工作与经济建设及其他各项工作一起规划部署,一起检查考核,坚持每半年检查一次,平时抽查并巡查,年底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检查考核,对各部门、各单位作出客观评价。

二是组织领导到位。 2011年“六五”普法暨“法治凤台”创建工作一启动,为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凤台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创建法治县活动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第一副组长,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负责同志为副组长,各部委办局、各单位党政一把手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司法局,负责具体创建工作。制定《“法治凤台”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印发《“法治凤台”创建工作考核办法》,为开展法治县创建、构建和谐凤台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印发《“法治凤台”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对照全县35个部门、单位职能将具体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实行分工负责,全面推进法治县创建工作,逐步在全县形成全面推进、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

三是宣传发动到位。按照中央、省、市统一部署,结合本县实际,该县起草制定了全县“六五”普法、依法治理规划和《关于印发〈“法治凤台”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以县委、县政府名义批转至各相关单位执行,县委制订印发了《凤台县“十二五”期间依法治县工作纲要》,县人大常委会下发了《关于开展第六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和《关于开展“法治凤台”创建工作的决议》。同时,把依法治理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每年都召开动员大会和部门负责人专题会议,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分解目标任务,对普法、依法治理和法治创建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将普法经费和创建经费列入县财政预算,确保普法和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积极征订普法教材,几年来,该县先后购发了《干部法律知识读本》、《公民常用法律知识读本》、《知识经济读本》、《维护社会稳定法律知识问答》、《公务员行政许可法教程》等,确保了普法教材的落实和利用。

营 造 环 境 丰 富 载 体

“法治凤台”创建氛围浓厚

休闲有法治广场、出行有法治标语、电视有法治画面、电台有法治声音、报纸有法治专版、网络有法治宣传……据了解,自2011年“六五”普法暨“法治凤台”创建以来,凤台县在秉承过去普法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按照中央和省、市要求,围绕形式创新、阵地建设、重点对象的普法方面做了一些结合凤台实际的工作,令人感到耳目一新。

一是建设凤台县法治文化广场。该县于2012年依托大桥公园建成凤台县法治文化广场,广场内建有法治文化长廊和八个大型法制宣传橱窗,以“六五”普法知识、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等为内容,通过漫画、警示语、案例分析等通俗易懂的形式,宣传全县“六五”普法规划、纲要以及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等。法治文化广场的落成为市民提供了走近法律、学习法律的生动平台,让人们在休闲健身娱乐的同时,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养,为凤台县开展法制宣传、展示依法治理成效开辟了窗口,在推进“法治凤台”建设、深化法制宣传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二是成立“凤台县法制文艺宣传队”。 2013年2月6日,“凤台县法制文艺宣传队”正式成立,并由市司法局主要领导为法制文艺宣传队授旗。宣传队由县司法局工作人员、离退休人员、在校学生和民间艺人30人组成,其中年龄最大的近70岁,最小的仅11岁。成立近两年来,相继创作《普法教育得人心》、《司法行政之歌》、《讨薪》等歌曲、舞蹈、小品各类节目50余个,参加各类演出活动140余场次,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群体参与普法的目的,实现法制宣传教育与凤台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农村文化等多类文化的有机结合。

三是创建凤台普法网。为创新法制文化宣传形式,增强法制宣传教育时效性,扩大法制宣传覆盖面,增强法制宣传影响力,该县委托县信息产业中心,积极建设凤台普法网。共由法治文化、普法动态、依法治理、法律法规、以案说法等8个栏目组成,内容涵盖法制宣传、依法行政、基层法治等方面信息。普法网的开通标志着该县依法治理工作迈入网络化、信息化轨道。

四是组建“三团两队”。成立普法讲师团、法律服务团、法律顾问团和法律志愿者队伍、法治文艺宣传队伍,广泛开展活动,确保重点对象学法用法活动取得实效。分别制定“六五”普法期间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学生、农(居)民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工作意见,并认真抓好落实,通过法制课、法制座谈会、法律知识考试、法律知识演讲比赛、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法制文化艺术演出、法治文化作品展览等多种形式,在全社会逐步形成遵守法律、崇尚法律、依法办事的社会风尚。

五是规划建设凤台县法治文化公园。为推动全县法治文化建设再上新台阶,着力打造具有凤台特色、别具风格的法治文化精品,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该县组织专人依托西城河公园进行专门规划设计,在不改变原有景观和功能的基础上,增添法治文化公园主题雕塑、古今中外法治故事、法治名言警句、法治谜语、法治文化长廊、法治人物头像、公益性电子显示屏等元素,添加必要的法治景观和法治元素培育凤台法治文化建设“闪光点”,在弘扬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同时,做到法治主题与景观环境有机统一,营造全社会遵循法治规律、崇尚法治精神的良好氛围。目前,县法治文化公园规划已经完成,正处于紧张施工阶段。

围 绕 基 层 务 实 创 新

“法治凤台”创建深入推进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因此,强化基层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对促进基层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近年来,凤台县各级各部门在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中,坚持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探索和积累了一系列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初步形成了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模式和路子。

一是开展派驻“五员”进村服务活动。县委政法委结合村支两委工作实际,组织选派公安、检察、法院、司法干警深入农村、社区一线,开展法治教育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走访社区矫正人员、调解矛盾纠纷、提供法律援助、司法公证等形式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着力化解矛盾纠纷,提供法律服务,普及法律知识,有效提高基层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做好开展法制教育的“宣传员”、收集社情民意的“信息员”、保平安的“治保员”、调解矛盾纠纷的“调解员”、指导治安防范的“督导员”。

二是扎实推进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活动。结合美好乡村建设,与县美好办联合出台《关于开展“法律进乡村、建设美好乡村”活动实施方案》,并做到“四个一”(每个乡镇设立一个法律辅导站,每个中心村建立一个法律图书角,每个中心村建立一个法制宣传栏,每个中心村建设一个农民法治文化广场)。同时,结合该县实际,印发《凤台县“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活动实施方案》,深化“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活动,不断巩固和扩大“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活动成果。另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凤台县司法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公开招聘了公益性岗位人员21名,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司法行政队伍建设的力量。同时,投入20多万元,在全县234个村(社区)建立了“司法行政服务室”,在全省率先完成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以“室”为工作载体的司法行政法律服务平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并根据县政府常务会决定,将全县234个村(社区)的司法协理员进行管理和奖惩。奖励资金已列入县财政专户。

三是大力开展司法公开“双百三千”、“法官进百村、巡回审百案”等系列活动。不断完善“社区法官工作制度”,在全县六个基层法庭所辖社区全面铺开社区法官工作室,张贴社区法官公示栏,对社区法官的姓名、职务、职责、联系电话进行公示,“有难事找社区法官”、“社区法官就是百姓贴心的法律服务员”已成为越来越多基层群众的共识。依托社区工作室,县法院将庭审现场搬到老百姓家门口,针对农村常发的邻里纠纷、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赡养纠纷、婚约财产和离婚纠纷等案件,实行现场勘验调查,就地审理,现场宣判,以案说法。

四是开展“律师进社区”、“公证进社区”、“律师进企业”等活动。充分发挥公证、律师职能作用,通过律师社区结对、发放便民服务卡、举办普法讲座、现场法律咨询、开通司法局律师网等多种形式,围绕涉及社区居民切身利益的纠纷和案件提供法律服务,着力为社区居民和社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今年以来,先后开展活动16场次,现场悬挂横幅,散发普法书籍、宣传单和便民卡共计580份,现场解答基层干群法律咨询172人,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8件,受到基层广大干群的一致好评,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统 筹 兼 顾 锐 意 进 取

“法治凤台”创建成效显著

法治县创建活动不仅使凤台县全体公民的法律素质得到较大的提升,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得到较大的推进,更为美好幸福凤台建设营造了良好法治环境。

一是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民主决策、依法管理的意识明显增强。政法和行政执法部门根据《行政许可法》规定和要求,坚持重大事项和重大决策集体讨论,进一步修改完善部门依法治理管理规定,用法律和制度规范个人在行政执法过程中的行为,全县各级干部法律意识明显增强,依法行政能力明显提高。

二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素质普遍提高。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六进”活动,广大群众法律意识明显增强,依法办事和依法维权能力不断提高,能自觉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有力促进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三是企事业领导及经营管理人员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明显增强。随着“法律进企业”活动的不断深入,依法管理、民主管理、依法经营、诚实信用已成为企事业单位领导及经营管理人员的行为准则。

四是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通过开展“民主法治村”创建工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村基层组织各项管理制度,村务公开、政务公开、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的透明度明显提高,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村民自治组织职能作用进一步发挥,《村规民约》已成为维护农村稳定的重要保障。

辛勤的汗水浇灌出绚丽的法制之花,艰辛的普法征程迎来了硕果满枝的“平安凤台”。采访结束时,已是中午下班人流高峰时段,马路上虽然车水马龙,却又那么井然有序,融入进去,记者顿感心胸豁然开朗。这时,记者的耳畔不时回响起凤台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勇,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县司法局局长朱玉峰关于“六五”普法暨“法治凤台”创建的话语:“六五”普法暨“法治凤台”创建这股强劲的东风,不仅吹遍了凤台大地,更让法治的种子深深地扎根在人们的心中,为构建“和谐凤台”、“平安凤台”、“法治凤台”打下了坚实的法治基石……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翠凤在凤台检查“法律援助条例”贯彻情况。▲省司法厅副厅长沙奇志来凤台调研公共法律体系建设。▲县委书记李大松在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会议上讲话。▲县长袁祖怀在调研“六五”普法开展情况。▲淮南市公共法律体系建设推进会在凤台召开。▲法治文化休闲广场。▲法治文艺汇演。▲县司法局领导班子在基层所检查指导法治创建。

新闻推荐

回扣款用来发放福利淮南谢家集区教育局一审被判单位受贿罪

淮南谢家集区教育局一审被判单位受贿罪

凤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凤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强化普法工作力度 营造良好法治环境——记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先进单位凤台县)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