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新闻 凤台新闻 寿县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淮南市 > 凤台新闻 > 正文

“补链”让主导产业“经络通畅”

来源:江淮时报 2014-06-06 09:08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周晓东

提升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既不能脱离产业而空跑,更不能落后产业而跟跑,而要始终处于产业前端领跑位置,围绕产业链的走向和关键节点,铺设成果、项目、平台以及体制机制等组成的创新链和土地、资金、人才等形成的要素链。

核心竞争力“链条”短腿

产业链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主要途径。省九三学社认为,无论是企业之间,还是地区之间,它们的竞争大多以产业链竞争为主要形式。

这种观点得到了聂保国委员的认同,他说,像六安市主导产业大多是依托传统工业基础和本地资源而形成,企业产品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产业内部企业和区域内企业业务关联度较弱。一些产业集群只是行业扎堆,产品结构雷同,主导产业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推动力明显不足。

陆勤毅委员补充说,“还如电子信息行业主要为中下游产品,缺少上游的半导体、集成电路、电晶体等企业,企业附加值低、盈利水平不高,处于价值链的低端。 ”

不能只关注企业体积扩展

省九三学社在调研中发现,目前安徽省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亟待提升。一些产业仍存在粗、短、散的传统发展方式和偏传统、偏重化、偏低端的产业结构,缺乏创新和独有的技能或技术。

尤其需要引起重视的是,一些地方存在重企业体积的扩展,轻产业链的构建的现象。调研发现,安徽省八大主导产业还没有完全形成上下游贯通、配套齐全、链条完善的产业集群。产业链上核心配套企业少,具有行业竞争力的企业少,导致产业链竞争力不强。同时,产业链上各企业缺少有效协同,龙头企业对产业链配套企业的影响力不强,产业链上各企业之间缺少紧密合作机制以及密切协同的技术支撑条件,信息化融合度较低。

拓展延伸构建“树形链条”

王康健委员建议,当前要优化整合产业链条,引导相关企业加强合作,形成优势互补。依托重点支柱产业,积极构建树形产业链条,有计划地将相同或相近的重点支柱产业链上的项目引导集聚在一起,形成一定规模的企业群,减少企业之间的经营成本。还可以通过树形产业链条特有的干、支、叶关系或协作关系,使企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产生竞争效应、学习效应和产业关联效应,提高产业效率。

陆勤毅委员建议实施“补链”战略,建议统筹现有各类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集中支持主导产业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主要用于对开发新品、产品换代、申报名牌专利、贸易方式转变、设立技术中心和销售中心等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行为进行鼓励;引进产业群核心项目、龙头项目、高新技术项目、关键供应商销售商以及地区总部项目等,实现产业链向两端延伸。

“尤其是要鼓励龙头企业实现产业链横向拓展,通过兼并收购、横向协作,进一步做强做优。围绕主导产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集中力量推进一批省级主导产业基地建设,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重大科技专项,培育一批重点产业和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鼓励企业依靠技术创新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主导产品,提高产业发展能力。 ”陆勤毅委员说。

变均衡用力为全力培育

省九三学社认为,当产业成长态势初步形成之后,政府的扶持不能均衡用力,应重点培育做大做强各产业链龙头企业。

同时要转变观念,变相互竞争为协同合作。针对安徽省产业布局重合,企业多而散的现状,政府和主导企业要转变观念,摒弃大而全的传统生产运作模式,提高链条内各企业专业化程度,同时要精心规划,科学布局,打破地区界限,形成跨区域的产业链。在理顺合作机制条件下,变相互低水平竞争为紧密协同合作,在同一链条上各有专攻,根据各自优势,通过相互协作,共建技术平台,利用快速交通和互联网,形成互补共赢型产业链,从而提高整个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

在招商引资方面,要变单纯引进企业为以产业链为核心的策略。产业链式发展的首要问题是区域产业链的形成。因此在招商引资中不能只注重企业的规模和数量,而要坚持以完善本地产业链为核心,使招商引资企业可以介入产业链的发展,形成产业集群,为本地长远发展做出贡献。

始终处于产业前端领跑位置

“作为主导产业目前没有形成明显核心竞争力,主要是因为产业链没有延长,像食品加工总体上停留在米面油状态。还有像制药企业散而小,谈不上铺天盖地,更没有顶天立地。 ”刘明平委员认为,政府出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措施要遵循产业成长规律,既不能脱离产业而空跑,更不能落后产业而跟跑,而要始终处于产业前端领跑位置,围绕产业链的走向和关键节点,铺设成果、项目、平台、人才以及体制机制等组成的创新链和土地、资金、人才等形成的要素链,产业链延伸到哪,创新链和要素链就铺设到哪,甚至在产业链的前端提前铺设创新链。 “这样,多链之间相互叠加耦合,科技和要素支撑产业的支点定位准确,用力最大,产业受力也最大。 ”

日前,工人们正在调试机器人自动化汽车焊装流水线。安徽巨一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项目重点承担单位,是国家首批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依靠科技创新,生产汽车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等成套装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本报记者 袁家权 实习生 季梦雅 摄

声 音

从产业内部看,产业链的形成,有利于促进专业分工协作。产业链各节点可充分发挥各自所长,优化配置,大大提高效率与价值。不断优化的产业链,还可获得专业化优势,推动技术进步,降低企业成本,提升核心竞争力,形成企业集聚,最终形成产业集群。从区域经济发展来看,产业链有利于区域规模经济的形成,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

此外,现代产业竞争的特点是“快”,竞争已从企业竞争变成产业链竞争,因此产业链中各个节点能否协调一致是具备竞争力与否的关键。所以要加大信息化投入,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驱动产业链发展。同时引导企业适应产业竞争格局的新变化,以提升产业链协同能力为重点,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信息共享,提高产业链专业化协作水平,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

——九三学社安徽省委

我市装备制造企业普遍存在两头在外的现象,大多立足于产业链条的某一环节,生产零件的多,生产部件的少,生产成套设备的更少。多数企业只是进行产品初加工,或生产单台设备,或为外地成套设备企业进行配套,缺乏系统集成能力和总成配套能力。

——六安市政协

壮大主导产业,提升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要从微小曲线的价值低端向高端转变,也就是要由委托加工向自主设计制造转变,向自主品牌制造转变,实现自主创新发展的聚变效应。要引导企业制订近远期发展规划,实施多元化拓展,加强产品上中下游的产业链配套合作,拉长产业链,从单纯生产制造向研发、销售两头延伸。

——凤台县政协

创新机制,推动产加销产业链发展。支持企业与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构建产业联合体,形成利益一体化的原料生产和加工衔接机制。引导龙头企业通过设立风险基金、利润分配或二次返还等形式,与合作社、农户结成紧密的利益分配关系。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支持企业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通过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张华建委员

新闻推荐

“数字解读”:一名司法所长的矢志情怀

长得敦敦实实,一脸的憨厚率真;对待百姓将心比心,以心换心,誓做群众的“贴心人”;压在箱子底儿的“淮南市司法行政系统个人三等功”、“全国十大见义勇为司机”、“安徽省优秀青年卫士”等一大摞荣誉证...

凤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凤台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委员的情怀2015-09-22 08:28
猜你喜欢:
崭新警车到一线2010-03-18 01:52
评论:(“补链”让主导产业“经络通畅”)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