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凤台县委书记李大松,在县委常委、副县长马士平,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宋立敏,副县长牛方括的陪同下,率领县财政局、住建委、人社局、县编办、县信访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到教育局调研教育工作。县教育局黄毅局长及领导班子汇报了2012年教育工作,县相关部门负责人就做好教育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汇报会上,李大松说:县委县政府历来都非常重视全县教育发展:教师工资、教师住房公积金、教师相关待遇、学校建设仪器设备投入都能全力保障。充分肯定教育工作:一是全县教育工作思路清晰、措施得力;二是学前教育规范有序、素质教育扎实推进,体现了争先进位的要求;三是教育教学质量监管、贫困生资助、教师周转房建设等重点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四是学校办学条件、教师敬业精神和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他说:教育工作是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的事业,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也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县委县政府将增投入、配资源、抓师德、带队伍、固基础、调结构,全力使教育资源均衡化。
凤台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人才,人才的培养在教育,这就要求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办好凤台人民满意的教育。就如何办好凤台教育他指出:
一要转变观念、创新体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凤台县处于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城镇化建设进程在加快。矿区建设、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建设都使社会各项事业发生着变化。教育要想发展,就不能再局限于以前固有的模式上,必须转变观念、创新体制。要借鉴先进县区的教育发展模式,利用名牌效应来做大做强我们自己的教育。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想方设法与淮南、与县外其他名校建立联系,引进他们的优势资源来壮大我们自己。
二要突破重点、分类指导,促进教育优质发展。要采取重点突破、分类指导的办法,先做大做强一部分学校。如县委县政府重点扶持一中西校区、县实验二小、凤凰中学县职教中心等重点学校建设,无论从规划、到投资、到建设、到师资、到教学,相信不久的将来这些学校在皖北都会是一流的。
三要赏罚分明、严肃纪律,管好教师队伍。教育发展靠教师,教师的管理靠纪律。教师队伍管理不好,就谈不上教育的发展。打个比方,淮河的水为何能够有规律的从西向东流淌?就是因为河水有两边河堤的约束!教师是水,河堤就是铁的纪律。教育局一定要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制定出赏罚分明的管理制度:取得成绩的依照制度奖励;违反纪律的依照制度处罚;严重违纪的按照规定开除出教师队伍,不能姑息。教师流动要有合理的机制,不能谁想调动就调动,谁想调哪就调哪。县委县政府对教师队伍的总体要求是 “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总量满足需求,总体充满活力”。
四要强化素质、灌输文明,教育孩子做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责任不光在传授知识,更为重要的是传播文明、传授美德、教孩子做人。朱马店父子案件的例子警醒我们:教孩子成人比教孩子成材更重要。教育局和各学校要紧紧抓住素质教育、品德教育这个中心,对孩子进行文明教育、美德教育,引导青少年全面、健康发展,不管将来能成多大的材,都要做一个身心健康,有益于社会的人。
五要打造名校、培养名师,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名师”、离不开“名校”。一名好老师带出的是一届学子;一个好学校培养的是一方人才。凤台县教育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抓好 “名校长”、“名教师”的培养。很多教育家都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要建立凤台县名师、名校长培训培养长效机制,分期分批将县大多数校长培养为名校长,将全县近三分之一的教师打造为“名师”。县教育局要借鉴淮南“舜耕英才”的做法,依托县教育教学研究室,培养造就凤台的“州来英才”,通过努力把“州来英才”建设成凤台县教育优秀人才的储备库。另外,还要把“名校”效应无限放大,利用好“品牌效应”做大教育事业。
总之,凤台县委县政府把全县教育工作发展提到重要位置、摆上重要日程,真正做到“优先发展教育”的承诺,做到“有钱办学、有人办学、有房办学”,做到“人人有学上,人人上好学”,全力推进我县教育工作整体水平,提高群众对教育满意度,实现“学在凤台”的目标,让更多人接受更好的教育。 局办
县委书记李大松在认真研究教育工作报告
县委书记李大松率县领导何涛、马士平、宋立敏一行先后深入学校看望慰问教育工作者
县教育局黄局长在汇报工作
新闻推荐
1月17日,凤台县淮河河道采砂货运综合管理局的执法人员对4艘非法采砂船进行查扣。连日来,淮南市组织水利、交通、海事、公安、农委、城管等部门对淮河岸边的采砂场、非法码头、违法建筑等进行综合治...
凤台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凤台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