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穷,没钱看病,想着也不严重就拖着吧,没想到越来越严重,最后留下了病根。现在每年光吃药打针就要花去一笔钱。 ”听了闪老汉的话,记者正为他沉重的医药负担感到担忧时,他却话锋一转,“不过现在我参加新农合了,这些医药费可以报销一大部分,再加上现在国家对种粮农民的各项补贴,费用也就能承担得起了。”说完,闪老汉笑了起来。这是2月26日记者在凤台县李冲回族乡卫生院采访时的所见所闻,这也正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惠及农村千家万户的一个缩影。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凤台县李冲回族乡大力推进惠民工程,在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呈现出“群众得实惠,政府得信誉,医疗机构得发展”的“三赢效应”,目前该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9.7%。去年,凤台县政府通过扶贫项目为该乡卫生院配置了彩超、CR、生化仪和X光等一批总价值近300万元的医疗设备和器材,较好地解决了当地农民看病远、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据省政协在凤台县挂职干部张朝阳介绍,凤台县自2005年开展新农合试点工作以来,通过精心组织实施,创新运作模式,优化服务措施,不断延伸新农合触角,扩大覆盖面,推动了全县新农合工作的健康协调发展。去年全县489321人中489255人以户为单位参合,参合率达99.99%。此外,还设立了合作医疗风险基金和健康检查基金,对当年没病未享受合作医疗补偿的参合农民,实行免费体检,建立健康档案,跟踪服务。
图1农民兄弟用上了先进的彩超医疗设备。
图2农保人员向农民详细介绍新农合相关信息。
图3卫生院向农民发出承诺书。
本报记者袁家权摄影报道
①
新闻推荐
本报讯 5月21-23日,淮南市政协组织民族宗教界委员赴辖区内的3个民族乡开展专题调研,市政协主席李忠、副主席王仁发、孟祥瑞参加调研。调研时,委员们先后深入到淮南唯一的省级历史文化名村谢家集...
凤台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凤台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