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新闻 濉溪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淮北市 > 淮北新闻 > 正文

从传统能源城变成现代生态市淮北走出“塌陷地”做活山水篇

来源:安徽日报 2018-07-31 10:26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讯(记者 丁贤飞)作为煤炭资源型城市,淮北市近年来坚持做“山”“水”两篇大文章,为城市建设添绿色、增灵气、激活力,打造了一座美丽的山水生态城市。

淮北市境内分布有19.8万亩石质山地。该市综合运用春季造林、雨季造林、封山育林等方式,实现了季节造林向常年造林的转变。同时,优选树种,适乔则乔、宜灌则灌;摸索出“炸穴挖坑、客土回填、壮苗栽植、多级提水、培大土堆、覆盖地膜、修鱼鳞坑”七步造林法;荒山绿化工程采取市场化运作、合同化管理、专业化施工、全过程监理、工程化造林的模式进行。据统计,2002年以来,该市累计造林和补植疏林地13万多亩,栽植各类苗木1100多万株,让“石头山上造林”从不可能变成现实,把荒瘠的皖北丘陵变成了“绿色江南”。

淮北因煤而建市,累计已生产原煤10亿多吨,为国家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与之相伴而生的是大量塌陷土地。面对“塌陷之殇”,该市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进行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逐步探索并获得了“深改湖、浅造田、不深不浅种藕莲”“(地基)稳建厂、沉(填土)修路、半稳半沉栽上树”的采煤塌陷区治理经验。截至目前,该市共治理采煤塌陷地18.2万亩,总投资达150亿元,搬迁村庄275个,安置群众近20万,让10多万失地农民实现再就业。

绿金湖治理项目,是原国土资源部、财政部批准的国家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重点项目的二、三期工程,目前治理成效已初步显现。昔日的塌陷区黑臭水体得到治理,脏乱差环境明显改善。治理形成的2.45万亩可利用土地中,可出让建设用地约8000亩,预期直接收益达300亿元至500亿元;形成的1.16万亩、库容3680万立方米的水域,成为全国地级市中面积最大的人工内湖,满足了淮水北调及全市战略蓄水的需要。

做好山水文章,必须全社会共同参与。近年来,《淮北市全民义务植树管理办法》《淮北市林木绿地认建认养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的出台,把义务植树与古树名木保护、重点工程实施和部门绿化结合起来;建立义务植树登记卡制度,成立义务植树志愿者服务队,开展认建认养活动。目前,该市共建立领导绿化示范点10个,建立相山公园等生态文明教育基地4处,建立“国防林”“党员林”“法治林”等纪念林基地75个,义务植树登记卡建卡率达98.2%,尽责率达91.7%。该市还积极落实林长制,扎实推进市、县(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林长制工作体系建设,并出台市、县(区)及镇(街道)工作方案。

【编后】

淮北市结合本地实际,高标准规划,大手笔投入,通过综合治理采煤塌陷地、绿化石质山以及对城市的综合治理,有效增加了可利用土地面积,拓展了发展空间,优化了生态环境,提升了经济效益,促进了土地资源循环、高效利用,增强了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新闻推荐

跨省盗窃功德箱最终栽在贪心上

本报讯日前,淮北市公安局相山分局责任区刑警一队民警根据掌握的线索,敲开了辖区某宾馆一间客房的门,将房内两名男子抓获,二人...

淮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淮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粮丰农稳天下安2018-07-15 10:46
评论:(从传统能源城变成现代生态市淮北走出“塌陷地”做活山水篇)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