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新闻 濉溪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淮北市 > 淮北新闻 > 正文

塑造英雄的日子

来源:合肥晚报 2016-02-28 14:46   https://www.yybnet.net/

浮雕最后是安装在纪念塔中间腰部,参观者都是仰头观看着浮雕故事,却不知有多少人能想到,雕塑工作者靠腿爬上爬下工作时的艰辛。

雕塑,以其独具的审美价值与艺术魅力,在新生的国家里发挥着寓教于美的功能。新中国的雕塑事业,迎来一个异常繁荣的发展时期。1961年,省里来了通知,我和程慰慈老师借调到江苏省南京市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雕塑处工作。

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雕塑处于1960年便已成立。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和淮海战役纪念馆建在徐州凤凰山上,那里已经开始动工,而纪念塔雕塑处的创作队伍暂时驻扎在南京市白下路的江苏饭店,将整个一幢三层小楼作为各地来的雕塑家创作小稿和住宿的驻地。

当时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的总体构想已确定,中间是“淮海战役烈士永垂不朽”,然后分两组长幅浮雕,一边是“战斗”,一边是“支前”。“战斗”主题主要突出七人桥的伟大壮举——战时紧张,大部队过河桥却没了,七位战士跳下河,并肩扛着木板,让大部队马匹等迅速过河;“支前”主题突出那时寒冬腊月,淮北大地风雪交加,而农民兄弟用无数独轮车推着装满的粮食向前线支援,还有毛驴拖着粮食,日夜兼程送到部队,陈毅元帅曾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由两条浮雕带圈着塔身,在后边,“支前”那块是妇女组送军鞋,“战斗”那块是战士不断走向前线,用红色花岗石打成,风格是大块大面。浮雕全部打成后吊装在纪念塔的腰部,设计是人们先仰望纪念塔,再看浮雕故事。与人民英雄纪念碑那汉白玉打造的优雅庄重不同,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的红色花岗石在蓝天白云下极其壮丽,仿佛瞬间将人带回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方案确定后,我们继续留在南京,将画稿做成浮雕定稿,定稿工作于1963年7月全部完成。

1963年8月,南京的工作全部转向徐州凤凰山现场工地,按照将来打成红色花岗石的尺寸放大泥塑,是一比一的放大工程。每尊雕塑的人物都比我们自己要高要大,每个人物都有三米高。我们借用淮海战役纪念馆的现场花房作为放大泥塑工作室,工作条件比在南京要艰苦得多。

每一天都是“一整天”。我们在泥塑浮雕上站着工作,还要爬上爬下,因为每个雕塑人物都比自己要高大,要不断爬上去加泥料,有时又要挖下来大块泥料,上下左右地观察塑造人物,一站就是一整天。中午就在浮雕架子边上铺上报纸休息一会,因为怕回宿舍休息路上耽误时间。作品的成功不凭运气,而是要靠自己不断修改精益求精。因为浮雕最后是安装在纪念塔中间腰部,参观者都是仰头观看着浮雕故事,却不知有多少人能想到,雕塑工作者靠腿爬上爬下工作时的艰辛。

每一块浮雕按故事情节先后翻成石膏模型,然后抬到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下面,和红色花岗石排列一起,一比一地打,师傅们全部到位,而创作团队却该“撤退”了。秋日的阳光下,我跑到工地现场,向浮雕作品作最后的告别,雕塑工程完成后,我们都要回到自己的原单位,我将回到安徽省艺术学校继续教学工作。

将来打成红色花岗石,每一块都将安装在纪念塔的腰部,石雕工程还得有几年时间,眼下只能想象它的风采。

后来有一次出差经过徐州,我特地跑到凤凰山上参观淮海战役纪念馆。恰好又是晴朗的一天,烈士纪念塔的花岗石浮雕在蓝天白云下诉说着英雄的故事,我内心感到自豪,当年的辛苦多么值得。又听到许多游客一边观赏一边赞美,一方面感受到这么伟大的战斗中人民群众对前线的支援,另一方面又感叹石头打出来的战士和老百姓像真人一样好看。

京沪线上的一列列火车,来回经过徐州站时,乘客都能远远地看见屹立在凤凰山上的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浩气长存天地间。

新闻推荐

今年一本院校在皖征集3216人

省外院校多集中在东北、西北及中部地区

淮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淮北这个家。

相关新闻:
故乡的文书2016-05-22 14:33
猜你喜欢:
马褡子de故事2016-05-29 14:33
评论:(塑造英雄的日子)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