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毛主席在百忙之中,很快就写好题词,并于11月请人交到彭雪枫手中。毛主席题词后,还给彭雪枫同志回信说:“《拂晓报》看了几期,报纸办得好。祝同志们继续努力,作出更好的成绩。”
12月初的一天晚上,彭雪枫再次来到报社,向同志们展示了毛主席的手迹,只见一张白色宣纸上,竖写着几个墨笔大字:坚持游击战争——毛泽东。在报纸出版百期之际,同志们得到毛主席的亲切关怀和勉励,都忍不住内心的激动,流下了幸福的泪水。在《拂晓报》百期纪念专号上,还刊有刘少奇、张闻天、王稼祥、滕代远、谭政、徐海东等领导的题词。
1941年9月,陈毅同志在为《拂晓报》创刊3周年的题字中写道:“《拂晓报》是我军报纸中比较优秀的一个,希望从形式内容的统一的改进中,完成其组织华中抗日军民的斗争任务。”1942年,陈毅军长又为《拂晓报》撰写了专文《怎样来迎接新的胜利局面》。1943年,陈毅军长在新四军四师视察与养病,先后在《拂晓报》上发表了6首感怀诗,其中一首以《春游》为题,写他月夜与彭雪枫漫步淮河大堤时所感:“十里长淮步月迟,阑珊灯火启情思。旧歌不厌人含笑,抗战新声更展眉。”可以说,经过三年的磨砺和发展,拂晓报人严格按照彭雪枫将军的要求,“努力办出一张内容和形式都较精美的油印军报来,成为一支鼓舞全民斗志,团结各方力量,打击日寇顽匪的特殊队伍”。
1943年12月2日,《拂晓报》决定出版500号纪念专刊。当天,中共淮北区党委、新四军第四师各首长及淮北苏皖边区文化工作者,在师政治部举行了《拂晓报》500号诞辰纪念座谈会。彭雪枫在会上以《贺拂晓报五百号——五年来拂晓报的检讨》发言,长达5000字。为写这篇发言稿,他把480多期《拂晓报》合订本全部“翻了一遍”。他在发言中说:“要坚持工农兵方向,报道工农兵的斗争与生活。”使《拂晓报》“与人民群众呼吸相关,息息相通”,“把报纸办成传播经验,推动工作,批评倾向,组织运动的武器”。彼时,《拂晓报》与骑兵团、拂晓剧团被誉为新四军四师的三大宝,是抗日战争时期华中根据地的一颗璀璨明珠。
倾注心血和汗水
作为《拂晓报》的创始人,彭雪枫将军为报纸的发展壮大竭尽所能。他亲笔书写了《拂晓报》报头。可以说,他为报纸上每一个字,甚至每一个标点符号都倾注了大量心血。
办报对人才具有很高的要求。彭雪枫广招人才,知人善用,集中了单斐等一批优秀人才。艰苦的战斗和生活环境中,彭雪枫克服后勤保障困难,常常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照顾。他曾让伙房想方设法每月给大家做一顿肉吃。部队驻扎在洪泽湖的时候,当时是夏天,湖边蚊子成群,报社的同志不堪忍受蚊虫叮咬,彭雪枫知道后,立刻要总务科买些纱布,罩在窗户上。记者李波人的钢笔坏了,彭雪枫用自己的津贴,给他买了一支质量上乘的钢笔。
彭雪枫将军常说:“不管有多困难,都要把《拂晓报》办下去,精神食粮比吃饭重要,无论遇到多大困难,一定要坚持报纸出版。”彭雪枫还称自己为《拂晓报》的“名誉社长”。他常常给报社传达党的政策,分析斗争形势,同大家一起研究宣传方针,报道策略和版面安排,乃至精细到标题、装饰。他曾对编辑部的人员说:“人员不够,我就来当校对吧!”无论是在艰苦的行军路上,或是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他都亲自为《拂晓报》撰写社论、评论文章。
自《拂晓报》创刊那天起,彭雪枫养成一个习惯,每一期报纸印出后,第一张总是先送给他看。他用红蓝铅笔在上面圈圈点点,打记号,做眉批,记下优缺点。积累几期后,再带到报社来,结合新闻工作理论和实践,向同志们讲解。这是当时报社同志受到的最实际、最直接的教育培训了。
彭雪枫具有极高的政治素养和理论功底,如果发现有原则错误,就会马上提出,报社按照他的意见进行改正和重印。曾经有一期《拂晓报》,刊登了一条消息,副题写着:“我们这次进军的任务是打击消灭汉奸武装。”彭雪枫看到后,立即通知把报纸全部收回,重新编印。他对报社工作人员说:“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根据党的政策进行宣传。这期报纸把我军任务说成是消灭汉奸武装,很不全面,我们的任务首先是打击日寇……”当时,这期报纸已经发行出去,有必要全部收回吗?有同志犹豫不决。彭雪枫指出:“我们对党的宣传工作,要负责到底,报纸一定要全部收回。”彭雪枫真实、客观、严谨的办报态度,让大家深受教育。
彭雪枫不仅对原则性错误从不放过,对报风、文风,甚至错别字、标点符号也从不马虎了事。他多次语重心长地向报社工作人员提出注意改正文风不正的问题。那时候,无论是报社同志还是新闻爱好者都有很高的写作热情,为把消息、通讯写得生动,喜欢用一些形容词,或在文中抒发情感。彭雪枫同志看到这种情况,郑重地说:“事实是报道躯干……文章还是写得朴素些好,多用事实去鼓励教育群众,事实胜于雄辩……”
有一次,部队打了胜仗,报社同志在出捷报时,刻意用字潦草,表示这是在极大快乐中,以最快的速度印发的。彭雪枫看到后,深情地对大家说:“捷报要快,但也要清楚……这次胜利,是前线指挥员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出这样一张潦草的捷报,怎能相称呢?”
他在所写的《拂晓报的产生和壮大及其今后的方针》中,提到“拂晓报要努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要写出有血有肉的报道……要根据党的指示,撰写社论、专论……要对党负责,也要对读者负责……”等等。这些真知灼见,对《拂晓报》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由初创时“黑油墨、粗麻纸”的老面孔到正儿八经的新闻纸;由单一的黑色,变成了图文并茂形式的红、绿、黑多色套印版;每期印数由30多份,300多份直到2500份,最高达3000多份;办报班底从“三人行”到“大部队”……短短数年,《拂晓报》就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抗敌报》等红色刊物一起,在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动员全民抗战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这是彭雪枫将军和老一辈新闻人呕心沥血、夙兴夜寐,倾情付出的结果。
在彭雪枫珍藏的那套《拂晓报》合订本的封面上,曾有他亲题的“心血的结晶”5个大字,这是彭雪枫对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拂晓报人所作贡献的精确概括。他曾风趣地对《拂晓报》年轻的新闻人说:“将来革命胜利了,我要当个新闻记者。 我对办报有特殊的感情啊!” 如今,70多年过去了,将军的话回响在历史回音壁上,激荡在我们心中。本报记者 谢文东 蔡建
新闻推荐
10月25号,在省民政厅社救处副处长李永骧带领下,淮北市民政系统来我县考察交流城乡低保工作。客人们对我县实施城乡低促动态管理工作细政、内容扎实、敬业奉献给予肯定。副县长郝小宁参加考察交流座...
淮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淮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