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军田王钰
2018年12月28日早晨,钟山县花山瑶族乡保安村的村民覃海标刚睡醒,就感觉浑身发痒。他连忙爬起床,找到村委卫生室的钟庆广医生看病。钟庆广仔细给他做了检查,并开了点药给他吃。不久后,覃海标身上的过敏症状消失了,身子也不痒了。
自打去年11月钟山县人民医院以及该县的燕塘镇卫生院、花山瑶族乡卫生院结成紧密型“医共体”后,花山瑶族乡卫生院有了更多的医疗资源下沉到偏远山区,钟庆广就是院里派往保安村的一名执业医生。钟庆广说,要在以前,哪怕是头痛发热这些小病,村民也要到乡里的卫生院医治,一来一回,要跑20多公里路。
随着贺州市分级诊疗服务体系的完善,如今,越来越多的群众像覃海标一样,在身边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破局:打造“医联体”2.0版本
“要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关键在于落实基层首诊。”在市卫生计生委主任陈文珍看来,群众看病问题最短的那块板在基层。
对此,贺州市推进医疗资源纵向整合,完善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同步提高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能力,县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室联合组成县乡村紧密型“医共体”。组建紧密型“医共体”后,县级医院实施重点专科对口扶持、双向转诊,并加强对乡镇卫生院的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提高乡、村卫生机构的诊疗水平,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
事实上,为打通群众在身边就医问诊的“最后一公里”,贺州市早在2016年就逐步建立由三级、二级、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机构)组成的“医联体”和“医共体”,旨在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然而,这种松散型的“医联体”和“医共体”模式,却依然难以满足基层群众的医疗需求。“松散型‘医共体’的约束力并不大,签约后,每隔一两个月上级牵头医院会派些专家下来授授课、问问诊,但专家回去后,基层医院缺人、缺技术的现象还是没有改变。”曾任花山瑶族乡卫生院院长的石君对此深有感触。
对这个“病因”,贺州市果断“对症下药”。从2017年开始,紧密型“医联体”“医共体”在贺州市应运而生。
“我们就是要将医疗资源下沉,高标准打造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真正打通群众在身边看病的‘最后一公里’,做好群众健康的守门人。除此之外,我们还让乡镇卫生院通过县级‘县县通’远程会诊项目和在紧密型‘医联体’‘医共体’单位内建立微信、QQ平台,将检查结果发送给上级医院的专家诊断,把目前相对固定的医疗资源格局上下联通起来,形成合理布局,让百姓在家门口也能够看好病。”陈文珍说。
联姻:精锐尽出变成“一家人”
在“医联体”或“医共体”前面加上“紧密型”三个字,一切都似乎变了。
市人民医院院长汤伟光有个形象的比喻。(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他说,松散型“医联体”“医共体”就像两个恋人只谈恋爱不结婚,双方只是牵牵手;而紧密型“医联体”“医共体”就是恋人结婚了,也到了必须要承担“家庭责任”的时候了。
作为贺州市最大的三级综合医院,市人民医院在承担“家庭责任”上“豁了出去”。
2017年11月,市人民医院确定以人、财、物全面托管的模式与平桂区人民医院结成紧密型“医联体”,突破分级诊疗难题,实现上下联动,相互协作,共同发展,目前,院区门诊装修进入尾声,预计2019年年初开业。2018年12月,市人民医院又从人、财、物全方位接管八步区4家乡镇卫生院,对4家卫生院进行医疗卫生资源投入,用于基础设施、诊疗设备和人员培养,解决公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水平、就诊环境、医疗质量不足等问题……
最令汤伟光纠结的,是市人民医院与富川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结成紧密型“医联体”时,市人民医院派出了一个由1名正高职称、4名副高职称专家组成的医疗团队赴富川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挂职指导工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拥有正高职称、荣获“中国好医生”“全国白求恩式好医生”的邓碧凡是市人民医院院长助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同时也是赴意大利锡耶纳大学医院进修学习的归国专家。
“他们每一个人都是我们医院的骨干力量,现在你知道我们推动紧密型‘医联体’建设的决心有多大了。”在谈到这支医疗团队时,汤伟光用“忍痛割爱”来形容,连称“舍不得”。
而这支医疗团队也不负众望,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带领富川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开展新技术、新业务20余项,多项技术填补富川医疗技术空白。2018年10月,富川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的总业务量为1139.4万元,比派驻专家组前最高的1079.1万元增加了60.3万元,增长率为5.6%;手术室手术量为203台,比2018年前5月最高值149台增加了54台,增长率为36.24%。
惠民:医疗服务无缝对接
“没想到,在县里的医院就能做结石的微创手术了,我不用再跑去大医院了。”
“没想到,在县里住院却能享受在乡镇卫生院住院的报销比例。”
“没想到,医院引进透析技术后,我在家中就可以做透析了。”
……
连日来,记者走访贺州市各县乡医院,许多患者都用“没想到”这三个字来表达对紧密型“医联体”“医共体”建设的感受。
70岁的莫土发是钟山县燕塘镇人,不久前,他因为排尿不畅来到燕塘镇卫生院求医,由于他的病情比较严重,不得不转到上级医院治疗。而燕塘镇卫生院与钟山县人民医院是托管型“医共体”组建单位,莫土发凭着燕塘镇卫生院开具的一张转诊单,通过绿色通道,不用排队、不用挂号,直接就到钟山县人民医院的泌尿外科病区住院。莫土发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了,出院结账时他发现,在县级医院住院和在卫生院住院的报销比例是一样的。“紧密型‘医共体’给我们老百姓带来的实惠就是多,既治了病,又节省了钱。”折磨自己的病痛痊愈后,莫大爷开心地用一口当地土话对记者说。
昭平县黄姚片区是典型的熔岩地形,因其水质的硬度高,所以结石病也是当地的常见病、多发病。长期以来,由于当地医疗技术条件相对落后,治疗结石主要还是靠“开刀”。因此,当地许多结石患者都往大医院求诊。
不过,自从桂东人民医院与昭平县人民医院结成紧密型“医联体”对子后,桂东人民医院的专家把一项名为“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的微创手术引进昭平县人民医院,从此,昭平县的结石患者在家门口就能微创取石,成本要比在外面治疗便宜上万元。
昭平县人民医院院长陈俊杰介绍,除了“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桂东人民医院还为该院带来了腹膜透析技术,让有需求的尿毒症患者可以在家中进行透析治疗。
围绕着群众看病方便这个核心问题,贺州市紧密型“医联体”“医共体”建设高速运转起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贺州市市级公立医院分别与4家县级医院结成紧密型“医联体”、结对28家乡镇卫生院组建“医共体”,钟山、富川、昭平三县的县级公立医院分别与辖区内半数乡镇卫生院结对组建了“医共体”。
新闻推荐
增强责任意识 提高防控能力 石龙镇针对校园安全联合开展拉网式大排查
钟山讯近日,钟山县石龙镇安监办联合镇食药监所,对镇辖区内所有小学和幼儿园开展了拉网式安全大排查。在检查中,安...
钟山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钟山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