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万立平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人体器官捐献者就是一群这样伟大的人。在梧州市,有一名叫胡德贵的安徽籍来梧务工人员,2015年11月21日,由于意外脑出血脑死亡后,亲属含泪捐献其器官,他的一个肝脏,一个肾脏,一对眼角膜,挽救了几名生活在痛苦之中的患者。
“父亲的举动让家人、亲戚、朋友感到很震撼,也很感动,目前我也签署了人体器官无偿捐献书意愿,延续父亲的大爱精神。”胡德贵的女儿胡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父亲弥留之际决定捐献器官
据胡英回忆,2015年11月10日,由于工作需要,父亲胡德贵到贺州市钟山县出差,然而,身体一向无恙的父亲突然昏迷不醒,父亲的朋友急忙将他送到当地医院,被诊断出脑出血。随后,胡德贵被转至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继续接受治疗,奈何,经过十几天的抢救,胡德贵还是匆匆走完了他48年的人生旅程。
“父亲生前曾经从电视上得知,过世后捐献器官可以救人的信息,他就一直希望可以签署人体器官无偿捐献书,献给急需救命的人,但是他工作很忙,一直抽不出时间。”胡英说,父亲弥留之际再次提出了捐献器官的想法,她和家人希望可以完成父亲的遗愿,便含泪签下了人体器官无偿捐献书。“我和家人都支持父亲捐献器官,这是我们对他最后的爱。尽管他走了,但是他能让更多的人更好地活着。”
在家人陪伴下走完最后一程后,2015年11月22日凌晨,在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胡德贵的肾脏、肝脏和眼角膜三个器官被取出并快速送到外地,移植到急需救治的病患者身上。胡德贵的大爱之举拯救并延续了两个患者的生命,同时,还使一个患者重见光明。
女儿立志继承父亲大爱精神
据悉,1969年,胡德贵出生于安徽,20多岁从安徽来到梧州从事室内装修工作,随后在梧州成家立业。三个孩子出生后,胡德贵一家五口在梧州过着平静而幸福的生活。
在胡英的记忆中,父亲一直是一个很有爱心、乐于做志愿服务的人。“他不仅收集了很多我和弟弟妹妹的旧衣服,还收集了我们以前读书的旧课本、旧课外书。他总是说,等有时间就把这些衣服和书籍送到贫困山区学校去。”作为女儿,胡英也深受父亲的爱心影响,当父亲弥留之际做出那样的决定,她完全理解父亲一贯乐于助人的想法。
胡德贵的大爱之举让其身边的亲戚朋友备受感动,对他的崇敬之情也油然而生。胡德贵的一位老朋友樊日新知道他遭遇不测捐献出器官后,感动之余,也亲自将其事迹写成文章,发表在了《梧州日报》上,这位老朋友希望用文章悼念好朋友的同时,传播胡德贵作为一个普通人却用善举延续别人生命的大爱精神。
胡英说:“父亲的善举像是一把旗帜,指引着我和弟弟妹妹尽己所能,去帮助有需要的人。”目前,胡英计划将父亲生前收集的各类旧衣服、旧书籍,找个机会捐献给有需要的山区学校,完成父亲的遗愿。
此外,胡英还在积极了解器官捐献的各项事宜。她希望,自己可以像父亲一样,成为一名器官捐献志愿者,帮助有需要的人,延续善举与爱心。
新闻推荐
产业链上建支部 党员领着群众富 ——钟山党建成为推动群众增收“助推器”
本报记者蒋勤本报通讯员杨小飞钟远章成效考评: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大幅增长富民指数:★★★★“多亏了村里桂柳种鸭养殖业党支部的帮助,今年我将鸭场建到山上,让鸭儿们呼吸了山里的新鲜...
钟山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钟山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