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骆 怡
6月12日一大早,杨喜赶到办公室。一如往常,不时有人来找他,带着不同的情绪。他所在的单位贺州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主要工作就是为劳动者“讨薪”。他们需要在劳资双方间“斡旋”,安抚不同人群的情绪,巧妙协调解决各种难题,就像“调解大师”。
2016年春节前后,贺州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协调处理欠薪纠纷45件,为劳动者追发工资1800多万元。由于成绩突出,被国家人社部办公厅、国家工商总局办公厅评为“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先进单位。
杨喜是这支队伍的队长。他说:“每次集中发放追讨回来的农民工工资,是支队上下最有成就感的时刻。看着农民工兄弟把血汗钱领回家,就觉得我们的心血没有白费。”
本月初,钟山县一建筑工地发生讨薪事件,工人到县人社局讨说法。据反映,项目方已发放工资846万元,但工人只领到了360多万元,其中一名包工头挪用了200多万元的工资,导致欠薪事件发生。由于情况复杂,钟山方面请来贺州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支援。
他们一来便立即召开协调会,清点农民工花名册、确认工程量、向施工方追讨薪资……最后,项目方决定拿出100多万元垫付工资。“当天晚上,我们当场在会议室里发放这笔工资,一直忙到次日凌晨才结束。接下来,我们会继续依法帮助这些工人追讨薪水。”一名队员告诉记者。
通过口口相传,很多被欠薪的劳动者最终找到贺州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双方也在打交道中成了朋友。
陈积强带领40多名岑溪老乡常年在贺州工地接抹灰的活。前年5月,他们接下一地产项目的合同。一年多时间,项目方仅发放生活费,合同结束之后,他们90%的工程款没有拿到。临近春节,工友们很焦急,陈积强压力很大。多次与项目方协商无果后,陈积强找到了劳动保障监察支队。
最后,在支队帮助下,陈积强顺利拿到工钱,与工友们高高兴兴地回家过年。“进入工地之前,要签好合同,清楚项目法人是谁;被欠薪之后,要保留好欠条等纸质材料……”对这些农民工朋友,杨喜和他的队员总是提前“支招”。
这两年来,贺州市严格执行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从源头上有效预防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发生。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除了尽心为劳动者“讨薪”,贺州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监督企业缴纳保证金。今年,他们在对永贺高速公路贺州段项目检查中发现,该项目还未缴纳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在他们耐心说服下,项目方一次性缴纳了1000万元保证金。
截至目前,该市动用农民工工资保证金11笔共415万元用于支付被拖欠的农民工工资,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杨喜向记者坦言,为农民工讨薪是一件大事,光靠他们支队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贺州市为此建立了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公安、住建、交通、水电、财政、工会等部门职责任务,成员单位之间不定期对拖欠农民工工资情况进行通报,形成各部门参与、联合行动、共同协调解决矛盾纠纷的合力。
新闻推荐
本报玉林讯(记者/魏恒)向着“十三五”目标,我们昂首阔步再出发。如何发挥优势、补齐短板、转型突破?如何推进落实中央和自治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等重大政策和重大项目落地生根?7月26日至28日,参加...
钟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钟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