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蒋 勤 本报通讯员 廖超文
“来来来,请大家尝尝我亲自制作的蜂蜜养生茶。”10月15日,钟山县花山瑶族乡三叉村农民蔡瑞记在家里热情招待一批来自区外的游客。
身为养蜂协会会长的蔡瑞记,由于统帅数以亿计的蜜蜂大军,被人们戏称“蜂将军”。
花山瑶族乡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气候冬暖夏凉,常年雨量丰沛,是蜜蜂理想的栖息之地。
2006年春,蔡瑞记投入40多个蜂箱跨入养蜂行业,成为职业养蜂人。每天,他在大瑶山崎岖陡峭的山路上来来回回走上好几趟,寻找蜜源,仔细观察各种开花树木花期的长短,以此决定蜂箱放置的位置。
经过几年实践,蔡瑞记摸索出一套“养蜂秘籍”。从蜂箱木料选择到制作式样,从蜜蜂安全保护到天敌的灭除,从蜂蜜的收获到蜜蜂越冬口粮的预留,从蜂蜜的熬制到蜜汁提纯,每一道环节他都有自己的绝活儿。现在,他养的120箱蜜蜂,平均每箱蜜蜂年产蜂蜜25公斤,除去成本,每箱蜂蜜能获利1000元,一年养蜂收入超过10万元。
蔡瑞记养蜂致富的消息不胫而走,十里八村的村民都慕名前来取经。蔡瑞记在乡里支持下,成立养蜂协会。养蜂户在养殖中遇到困难和问题,只要一个电话,他都会及时赶到现场,想方设法给予解决。
宝鹿村的返乡农民工石才义去年10月从广东返乡跟蔡瑞记学习养蜂。学成之后,蔡瑞记提供10箱蜂群和种王支持他。现在,他的蜂群已发展到32箱,今年还出产第一批蜂蜜。
蔡瑞记每年都培育种王,用于蜜蜂更新繁殖,并免费给养殖户提供种王,保持蜂群品种持续更新和兴旺。花山乡蜜蜂养殖业逐渐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和规模化,同村53户村民成了养蜂户,共放置蜂箱2000多箱。现在,蔡瑞记创办的绿源养蜂协会每年出产蜂蜜15吨以上,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供不应求。该乡养蜂专业户发展到150户,林下养蜂业已成为花山乡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产业。
新闻推荐
本报钟山讯(记者/蒋勤通讯员/廖超文)“今天需喷药保护嫩梢,同时施促壮梢肥……”6月23日,天气转晴,钟山县同古镇四合村绿森农业贡柑标准化种植基地中心控制室里,接到工作指令的技术员莫亿军拿出手机,在...
钟山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钟山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