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钟山讯 (记者/蒋勤 通讯员/杨小飞)“一路走来,钟山县的生态乡村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各具特色、美不胜收的村容村貌,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乡情。”近日,一名游客在参观了钟山县的生态乡村后深有感触地说。当天,一支由近40名网友自发组成的旅游团队,兴致勃勃地来到钟山县生态乡村——凤翔镇底村,开展摄影、写作采风活动,体验美丽生态,感受乡村魅力。
底村只是钟山县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该县以“空心村”整治为载体,创新推广“自主筹资、自我管理、自己动手、财政1∶1奖补”的“三自一补”模式,开展生态乡村建设。目前,该县69个自然村屯进行村民自筹,筹措建设资金859万元;县本级财政预算安排2000万元统筹用于生态乡村建设活动,以此推动乡村生态旅游。
“过去,农村‘脏乱差\’现象严重,现在,乡村整洁漂亮,还有丰富的体验活动,我们可以当一回‘农场主\’了!”谈起去生态乡村的旅游感受,游客莫艳燕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如今,走进钟山县的生态乡村,休闲公园、环村绿道、水面景观随处可见,小菜园、微田园、小花坛等微景观巧妙别致,村容村貌的极大改善,引得游客纷至沓来,乡村生态游着实“火”了起来。今年头5个月,该县生态乡村接待旅客达8万多人次。
据钟山县乡村办负责人介绍,该县在生态乡村旅游建设过程中,注重自然生态保护和民俗传承挖掘与发展,融入古建筑文化、瑶族文化、优秀乡村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发展贡柑、大头菜、砂糖橘等特色产业,打造保留“乡音、乡情、乡愁”特色与生态产业化同步的优质生态乡村旅游品牌。
新闻推荐
本报钟山讯(记者/骆怡通讯员/杨小飞)“过去可没这么方便,水泥路没有通到村里,杉树、罗汉果的运输成本过高,都不赚钱。如今1个多小时的车程缩短到10多分钟,路通财通,山里货不愁没有销路。”10月24日,钟山...
钟山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钟山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