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口人来车往,黎东远在维持交通秩序
■本报记者梁成龙通讯员张天杰/文记者 刘增璇/图
在过去8年里,黎东远没有一次能回家与全家人吃一顿团圆饭,他需要留在南宁,守护在大街小巷,维护南宁的交通秩序。他是南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二大队的一名普通民警,父母和孩子都在贺州市钟山县老家,他清楚地记得自己已经有8年没能在除夕夜回老家与父母团聚。今年除夕,他又要继续奋斗在岗位上,思念远在钟山的父母和孩子。他的坚守,是为了更多人的平安。
春节前比平时更忙碌
15日是周末,按常理路上车流量应该比平时要少一些。但是到了下午4时,在民族古城路口,民族大道进出城方向的车流量却很大,甚至连电动车都排起了长队。在车流中,几名身穿交警制服的警力在疏导交通、劝导违法的驾驶员、行人,保障路口交通顺畅。黎东远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他身材不高、皮肤黝黑,很不显眼,但从工作中能看出其业务十分熟悉。
在马路两旁,商铺和民宅还没挂上灯笼、贴上对联,也听不到鞭炮、礼炮的鸣响声。但路口匆匆而过的行人手中、车上,却挂满了各种年货、礼包,这分明是春节马上就要到来的信号。这些场景黎东远都看在眼里,但每天早出晚归的他,根本没有时间去想怎么筹备年货,更别说去采购。
“从今天开始到除夕那天,大队警力全员上岗。”黎东远介绍,春运以来市区车流量比平时明显增大,很多市民置办年货、走亲访友,放假时间早的市民已经踏上回乡过节的路途。这时候交通会变得十分繁忙,越是这个时候他们越需要紧张起来,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制止各种交通违法行为,严防交通事故发生。
对于已经从警17年的黎东远来说,这样的忙碌早已习以为常,他在乡镇、高速公路、事故等交警岗位工作过,8年前进入交警二大队负责秩序工作。
8年没回老家过除夕
虽然已经在南宁生活超过8年时间,但在他的内心,钟山才是他真正的家。黎东远的父母一直在钟山老家居住,孩子每年寒暑假也送回老家,因为他和妻子都忙于工作,没时间照顾孩子。
“我已经8年不知道老家年夜饭的滋味了。”黎东远调入交警二大队负责秩序工作后,每年除夕都要加班加点,等万家灯火亮起、市民都已经平安回家吃年夜饭时,他才能回家和妻子一起吃年夜饭。两个人的年夜饭经常是简单的一只鸡、一条鱼和一盘青菜,有时考虑到一起执勤的协警工作辛苦,他还会组织大家一起下馆子吃一顿年夜饭。
每年春节南湖公园、民族广场、人民公园等一些公共场所都会有市民欢度春节,有时南湖公园还有焰火晚会,前往观看的市民就会很多。在大家尽情享受春节喜悦的时候,黎东远和同事就要忙碌起来,确保大家道路交通的安全。
“每年初二初三才能回家,初六就要赶回来上班了,真正在家待着的时间只有3天。”黎东远说,忙完大年三十和初一,南宁街上车辆行人渐渐稀少后,他才能和妻子回老家与父母、孩子团聚。
年味中最愧对的是父母
根据南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的统一部署,从16日到18日,支队警力全员上岗,黎东远注定不能回乡吃年夜饭。对于这样的安排,他早就有心理准备。“最熟悉工作的就是像我这样的老交警,我们不上岗谁来确保道路交通安全畅通?”黎东远说。
作为一名警察,黎东远对于过年的感触并不多,但每年过年期间执勤,看到别人一家高高兴兴地吃团圆饭,夜空中升起的璀璨烟火,他也难免思念老家的父母和孩子。
“这么多年不能陪父母吃年夜饭,觉得很对不起他们。”黎东远觉得,自己为了工作,不但不能亲手给父母做年夜饭,甚至不能回去陪他们吃饭聊天,自己十分惭愧。但对于他的工作,父母都十分支持和理解,从来没有因此埋怨过他,让他觉得既欣慰又惭愧。
“在我们交警队伍里,我只是很普通的一员,很多人的工作都像我一样,甚至比我更辛苦、更优秀。”黎东远表示,跟很多同事相比,他所做的工作并不算什么,希望其他人能得到更多的关注。
新闻推荐
...
钟山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钟山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