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钟山讯 (记者/邓萍 通讯员/张文浩)自从去年12月,“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扶贫)驻点单位自治区地矿局在校园中钻出甘泉后,钟山县大虞村大虞小学孩子们的生活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学生们再也不用喝泥沙水了,一口能流出清甜水的井我们都盼望了几十年了。”校长说。大虞小学是钟山县最大的小学,但地处坡地之上,建校几十年以来就一直缺水,近千名师生生活饮用的都是不足10米深的地表水,每到下大雨,水质就变得浑浊。但即使这样的水都无法全年供应,每年11月至3月是漫长的枯水期,水井几近干涸,学生们的饮用水很难得到保障。
自治区地矿局作为钟山县“美丽广西”乡村建设工作的后盾单位,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并积极发挥自身行业资源优势,前后总投资500万元,争取到27口人畜饮水工程打井项目落户该县。大虞小学不在该局驻点范围内,但为了解决学生们饮水困难,自治区地矿局决定在这里定孔打一口井。
去年9月中旬,物探组首先入驻学校做前期勘查工作。经过日夜的奋战,11月初,清澈的甘泉终于从地下80米处喷涌而出,每小时20立方米的出水量远远能够满足全校师生的需求。这只是自治区地矿局在钟山县开展清洁水源工作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该局计划实施的27口水井全部成井,日涌水量达7125吨,可解决钟山县严重缺水村屯1.8753万人的用水难、用水健康问题。
新闻推荐
小微博大故事本报记者王万程本报通讯员赖锦才安全,是人生最大的幸福。生活在贺州,安全感非常强烈。过去一年,贺州城区“两抢”零报警天数最高持续近217天,广西第一:社会稳定动态七项工作跃居全区第一...
钟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钟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