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见到虞崇乐,是在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的体育场上。尽管需要爬着才能走路,但是他的头却始终高高扬起,目光坚定,脸上保持着微笑,丝毫不忌讳旁人的眼光。
虞崇乐,是漓江学院的一名大一新生。10月8日是学校正式上课的第一天,他爬着去上课,成了全校关注的焦点。
小乐来自钟山县石龙镇,今年21岁,性格开朗,4个月大时,他因发高烧导致双脚委缩且严重畸形,最多只能站立10分钟,不能正常行走。小学二年级时,父母外出务工,他成了留守儿童,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
小乐说,小学都靠弟弟背他上学,直到初一,弟弟因病辍学,小乐失去了“支撑”。无法正常行走,成了小乐上学的第一道难关,加上个别同学的冷言冷语,当时的他很想放弃学业,可父母一再让他读书,他才咬牙坚持下来。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小乐读初一时,就上山砍柴、扯猪草,照顾多病的弟弟和体弱的爷爷奶奶。他还制作了一对木头支柱,靠它支撑着爬行。
因为小乐的坚强和乐观,感动了很多同学。小乐说,初中和高中六年,都有同学帮忙打饭回宿舍。
今年7月,小乐顺利考上了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法学专业。
9月下旬,小乐来到学校后,一路遇暖:很多学长抢着帮他交学杂费,帮他整理床铺;学校还特意把他的宿舍调整到一楼,就连上课的教室,有条件也尽量安排在低楼层;他有一辆三轮车,平路上全靠它代步,辅导员早早帮他联系了修车师傅;小乐洗澡需半身靠墙,舍友找来一件旧衣服给他当防滑垫……
有时同学想背他上楼,但小乐都委婉拒绝了,“我想,如果我不能改变现状,那我就努力去适应”。
他的木头支柱,每半年就会磨坏一对;他的右手因长期支撑走路,严重变形;他仅有两套衣服,但他坚持天天自己动手换洗……面临诸多的困难,小乐想着法子去克服。同学们都说:“不是我们照顾小乐,而是小乐激励着我们。因为他时刻都在战胜自己,超越自己。”
本报记者 赵品贤 本报通讯员 刘教清/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红色钟山”演绎“绿色崛起” ——喜看钟山抓“生态”促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董玉玲李振杨小飞这里有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经济发展环境、政务服务环境和生态文明环境,是培育绿色产业的热土;这里有明显的政策、区位、资源和人文等优势,是发展生态经济的福地。这里就是素有“...
钟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钟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