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万程 本报通讯员 邹雪群 董玉玲 汪永虎
钟山县曾是桂东北一个小有名气的殷实县,10年前经过区域调整后,GDP大幅下降,工业几乎不成规模。几年前,社会治安环境差更是让钟山县经济社会发展蒙上一层阴影,变得雪上加霜。当地人常说:“钟山触底了。”
但钟山人不等不靠,埋头苦干。2013年,该县地区生产总值68.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2.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3.6亿元,财政收入4.01亿元,均在贺州名列前茅,实现了“触底爬坡”。
A 优化治安环境,提升群众安全感:群众满意率由74%提升到81.2%
钟山县的社会稳定七项动态指标曾经在全区111个县区中排名倒数第二,2013年,由95位提升到了59位,群众满意率由74%提升到81.2%。该县公安局执法规范化建设评比全区第五,荣获自治区优秀公安局称号。
“安居才能乐业,平安始终要放在第一位,只有实现了平安钟山,才能更好地实现钟山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钟山县县长唐先程说。
近年来,钟山县加大对各种破坏投资发展环境和项目建设的黑恶势力、“矛盾多发村”、宗族势力以及“两抢一盗”等犯罪活动打击力度,重点开展了专项整治珊瑚矿的“清风行动”,重点整治了杨岩塘等20多个治安混乱村屯,开展“普法大宣讲进村入户”活动360场次,受教育群众30多万人次。投资1500多万元实施“天网工程”二、三期建设,实现县城视频监控全覆盖,社会治安状况明显好转,公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上升。
B 优化生态环境,建设宜居新城:雷霆行动、霹雳手段,守护生态环境
珊瑚镇非法作业采(选)矿一直是老大难问题,不仅污染了环境,还存在着安全隐患。去年7月,贺州水污染事件敲响了一记警钟。钟山县迅速开展了一起“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两违一非”行为,坚决取缔税收流失严重、手续不齐全、排污不达标的非法企业,规范石材加工行业管理,营造守法经营的市场环境。2013年,全县排查整治企业、小作坊、采砂采矿点215家(个),依法取缔106家(个),确保生态环境安全。
生态环境安全为建设宜居新城打下了基础。钟山县按照“贺八平钟一体化”和打造贺州市副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修编了城市总体规划,并按照“一心两城、完善老城、建设新城”的城市发展方向,筹资6.85亿元加快推进河东新区一、二期路网、输配水管网、排污管网、污水处理厂、LED路灯等城市市政项目建设,完成河东新区商业开发土地征收近2000亩。同时规范土地招拍挂秩序,净化土地拍卖市场,城市建设框架不断拉大,城市发展空间逐步拓展。
该县还新成立了市容市政管理局,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将县城城区交给2家保洁公司负责实时保洁,开创环卫工作市场化服务模式。创新“户扫、村收、镇运、县处理”的清洁城乡活动运行保障机制,扎实推进“清洁乡村”活动。2013年县城面积增加到9.5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7.5万人,镇化率提高到36.2%。
C 优化经济环境,建设富裕新钟山:实干加巧干,服务企业
企业发展遇到瓶颈,急需资金怎么办?银行贷款,慢且程序繁琐。在钟山,有一种便捷的渠道叫“过桥”贷款。
所谓“过桥”贷款,就是由企业设立专项工业产业发展基金,每年注入500万元,企业按照自己的实际能力将闲置资金注入,政府占主导地位。企业通过诚信做担保,贷出资金,最后将本息归还至基金,如今的基金已经发展至2000多万元。通过良性循环,工业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了规模以上企业34家,重点发展先进机械装备制造业、轻纺首饰加工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加快建设桂东北机械制造和矿产资源加工基地贡献力量。
该县通过优化诚信公平的经济发展环境,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特色农业发展加快。2013年,该县统筹推进95项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0.33亿元,27项列入市级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9.26亿元,均超额完成年度计划。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3.6亿元,增长28.8%,增加值16.9亿元,增长18.9%;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55.1%。桂台合作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有效推进,全县建立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点10个。
D 优化政务环境,改善民生:不断增加人民的幸福感
“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把老区的特色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竞争优势,为推动红色钟山后发崛起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钟山县委书记陈远明说。
对于如何优化高效优质的政务服务环境,钟山县实施了一系列举措。全部乡镇建立政务服务中心,30%的行政村建立村级政务服务中心。依法公开政府信息2万条。受理审批事项3.15万件,办结同意率和满意率均达100%。行政管理领域听证制度有效落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自治区党委“两规定一办法”,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不断健全,干部队伍干事创业激情和敢于担当精神全面提高,政府执行力、亲和力、公信力和凝聚力明显增强。
优化政务环境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民生,该县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投入3000万元率先在全区建设县级社会福利及居家养老休闲中心,丰富五保供养“保乐”内涵,实现“五保”变“六保”,先行先试农村幸福院建设。筹资2470万元回收天智学校规划建设成为自治区级示范幼儿园,解决幼儿“入园难”问题。投入2300多万元率先在全区实施“计生家庭安居工程”和流动人口“风筝式”管理服务,进一步巩固低生育水平。
新闻推荐
钟山:百年老村 华丽变身 ——钟山县创新“三自一补”模式有效推进生态乡村建设
董玉玲李振杨小飞杨世有自“生态乡村”建设活动开展以来,钟山县以“空心村”整治为突破口,创新推行“自筹资金、自主建设、自我管理、财政奖补”的“三自一补”工作机制和运行模式,按照村屯整洁化、...
钟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钟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