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蒋勤 本报通讯员 杨小飞 钟远章
成效考评: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大幅增长
富民指数:★★★★
“多亏了村里桂柳种鸭养殖业党支部的帮助,今年我将鸭场建到山上,让鸭儿们呼吸了山里的新鲜空气,喝上了天然无污染的山泉水,鸭子长得更快了,下蛋更积极了,今年收入有望突破10万元!”近日,在钟山县石龙镇大虞村,桂柳种鸭养殖场场主虞群业说起自己的养殖场,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
据了解,目前大虞村桂柳种鸭养殖业党支部已发动群众新建桂柳种鸭养殖场11家,养殖规模达到3万多羽,预计年利润近300万元,带领40多户当地群众致了富。
近年来,该镇积极创新基层党组织模式,将大批农村党员以支部为纽带聚集在一起,打破了传统的行政村区域界限,建立健全计生协会、桑蚕协会、农机合作社、特色种植养殖基地党支部,使党组织优势真正融入产业优势中,成为撬动农业产业转型的支点和推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助推器”。
石龙镇党委书记李强说:“我们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员纳入协会中,既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又增强农村党员的服务意识和‘双带\’能力,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鲜活动力。”
石龙镇蚕业发展协会党支部成立后,采取“支部+协会+农户”、“党员+农户”的连带捆绑方式,通过采取政策引导、典型示范、先进带头、帮扶联系等方法,带动更多的农户参与种桑养蚕,不断发展农村产业、帮助农民致富。
“以前养蚕怕卖不出好价格,加入合作社以后都是订单养殖,不愁销路了。”石龙镇千亩桑园合作社社员陶朝良说,跟着党员加入合作社让他尝到了抱团经营带来的甜头:产前由合作社统一供种、供肥,产中由合作社提供技术支持,产后由钟山县宏达桑蚕加工基地按订单收购。目前,石龙镇桑叶种植面积4580多亩,发展养蚕户2500多户,蚕茧年收入2720多万元。
该镇采取党群共建方式,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构建形成了“支部带、党员帮、产业旺”的良好格局。目前,全镇共发展温氏鸡、桂柳种鸭、瘦肉型猪和优质肉牛等特色养殖基地20多个,发展种植优质稻、秋马蹄和山地油茶等2万多亩。去年,该镇农民人均纯收入4520元,同比增长12.21%。
新闻推荐
本报钟山讯“我又可以走路啦!衷心感谢政府免费为我装配假肢,让我重圆‘行走梦\’。”6月4日,在钟山县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站里,一名几年前因意外事故失去右腿的年轻女孩小谢说。近年来,钟山县...
钟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钟山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