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万程
5月23日下午,钟山县钟山镇龙井村,一处简陋质朴的农家院里,60多个孩子面带微笑,正在随着音乐《隐形的翅膀》做手语操。
在孩子们中间跪着一个姑娘,她张开双臂随乐而舞。夕阳斜照,她的身影被拉得很长。
姑娘叫莫小琴,1990年出生,因患上小儿麻痹症落下二级残疾,走路只能靠双手撑地爬行。莫小琴说:“我是一把断了弦的琴”。
“琴断了弦,再也演奏不出音乐:但人有了残疾,还得直面生活。人生就像在世上奏乐。也许突然间就失去了所拥有的。所能做的就是利用好剩余的一切,用心灵和智慧,继续奏出动人的音符。”
莫小琴笑对人生,创办了钟山县第一家由残疾人办的农村留守儿童幼儿园,奏了一曲令人感动的“青春交响曲”。
第一乐章:梦想
龙井村是一座小山村,这里70%的人外出打工,每年都有五六十个孩子留守在家由爷爷奶奶看管。 (下转第二版)
5月23日下午,钟山县钟山镇龙井村“好习惯”幼儿园里,孩子们正在随着音乐《隐形的翅膀》跟莫小琴老师学做手语操。 本报记者 王万程/摄
新闻推荐
开栏的话根据中宣部和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统一部署,“学习贯彻十八大”大型主题采访活动于近日启动。本报记者分赴全区14个市,落实“三贴近”要求,发扬“走转改”精神,以改文风为重点,把学习成果转化...
钟山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钟山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