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报柳州讯(记者黄显巧)讲柳州话的人很多,谁的柳州话最标准?6月25日,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柳州官话发音人遴选活动,在柳州市弯塘路小学举行。据悉,本次活动将评选出柳州地方语言文化传承发言人,他们的话将被录入永久保存并流传后世。
“小时候,爷爷奶奶经常讲‘下大雨,涨大水,劏鸡劏鸭吃霸腿\’。”当天,城中区西门社区居民廖睿用柳州话念起儿时童谣,引得评委会心一笑,遴选过程氛围轻松。本次遴选,将寻找四名柳州官话发音人、三名柳州地方普通话发音人、一名地方口头文化发音人,他们将成为柳州地方语言文化传承的代表。
记者从柳州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了解到,参加遴选的近70名代表,是从柳州各城区中有历史传承的社区海选出来的。柳州官话发音人,将选出老年男性、老年女性、青年男性、青年女性各一名。其中,老年组55岁至65岁,青年组25岁至35岁。他们须是在柳出生、长大,没有长期到外地居住,父母是土生土长柳州人,配偶也是柳州人。
自治区教育厅语言文字工作处处长黄凯说,本次语音视频录制过程要求严格,代言人不允许半途发出类似“啧啧”的停顿音,也不允许有抓耳挠腮等小动作,录入会有一定难度。毕竟这是一个严谨的过程,几百年上千年后,后代子孙调取资料查看柳州“古代人”怎么说话,形象也是很重要的。
广西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教授林亦介绍,柳州话是老官话的代表,老官话对壮语及其他少数民族的影响很大,凡是粤方言不到的地区,基本都是老官话的天下。柳州官话是明清时期官场上使用的语言,那时候当官的必须会讲这种话,也运用在教育和文化的推广上。因为那时候没有标准音,以明清时期南京一带的音作为参考。
“我们在遴选过程中发现,50岁左右的柳州人说的柳州话还是比较标准的,年轻些的语言表达和词语发音已经不标准。随着时间推移,柳州话的词汇已经越来越少,柳州话确实亟待保护起来。”参与本次遴选的柳州地方评委郭琛如是说。
据悉,“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是正式立项的国家项目,计划用五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1500个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和语言文化点的调查,并在调查基础上形成一批语言资源成果。今年,广西正式进入国家语保工程首批调查的有五种方言,包括柳州市区官话、北海市区白话、宜州市区官话、平乐县城官话和昭平县城白话,代表发音调查采录完成后,将进入国家语言资源库进行永久保存。
新闻推荐
黑木耳让群众潇洒甩穷帽 ——樟木林镇三江村党员创业带富示范基地发展侧记
□徐继良6月7日,在昭平县樟木林镇三江村党员创业带富示范基地,基地负责人杨守河正在养菌棚里将原种棒分接生产菌棒。“现在,我们已经从贺州市运回黑木耳原种棒,可以接种100万棒,按照1根...
昭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昭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