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黄世中
市场是有形而又无形的魔方。疲软、滞销似乎永远与低标准、低档次的产品纠缠,与信息把握不准、反应不灵相关。已经走向市场的农民,迫切需要一个引领自己走向市场的经济组织。
专业合作,农民抱团闯市场的“航船”
“农超对接”是近年来在农业领域最流行的一个词语,而推动“农超对接”的载体,则是承担着农村经济的转型、推动农产业发展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专家这样表述: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成为了农村继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各类有限责任公司之后的第四大市场主体。
“第四大市场主体”该如何建设,贺州市在实践中这样探索: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合作制为原则,以富农强社为目标,围绕打造覆盖城乡的现代流通服务新网络,打造有规模有实力的新企业,打造具有强大感召力和凝聚力的行业新形象,打造符合农民专业合作特征的全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以市供销系统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至2011年,贺州市供销系统培育的有相当规模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有31家。依托市、县供销社及这些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网络,当年贺州市供销系统完成综合经营总额112230万元,同比增长28.92%;商品购进总额53540万元,同比增长27.90%;商品销售总额57290万元,同比增长30.68%;农副产品购进总额8796万元,同比增长29.09%;消费品零售总额35177万元,同比增长27.19%;农业生产资料销售总额15452万元,同比增长72.98%。
目前,贺州市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形成了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以昭平县黄姚镇“姚江水稻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该社成员收入比当地未入社农户高20%,标准化生产率达到100%、生产资料统一购买率达到80%,产品统一销售率在80%以上,“农超对接”率达到100%。
组织引领,破解“小生产大市场”困局的利器
4月12日,暮春的太阳把26摄氏度的温度撒在了昭平黄姚镇枧盘村村前的田野上。68岁的退休老师潘有兴满头大汗地在翻犁着就要插秧的田块。他对记者说:“我这4亩水田,今年还是种优质稻,因为作为“姚江水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社员,种优质稻有市场、不愁卖、能赚钱。”
潘有兴的一句话,道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给农民带来的希望。
“姚江水稻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昭平县黄姚镇供销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家旨在推进以“农超对接”为纽带,发挥产业优势、打造农业品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企业发展的种植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之初的2007年,该社的社员只有37户,至2011年,入社的社员已经达到了129户,优质水稻的生产基地也从200多亩发展到2000多亩。这个集种植、加工、配送、销售一条龙的农业企业在广西的供销系统名声鹊起,姚江牌优质大米的销售网络延伸到市内各县(区、管理区)、区内各市县以及广东湖南等地的超级市场。
农民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遇到的因分散经营对市场信息把握不准,盲目跟风导致农产品集中大量上市带来的销售难,价格低的困境,是“小生产大市场”较为凸显的难题之一。“姚江水稻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黎润楠一语道破天机:在农村经济转型机会已经到来之际,把小规模的经营模式变成“集约型”的经营模式已经迫在眉睫。
“迫”,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一种动力。充满动力不断探索的“姚江水稻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引领农民走向市场的过程中,以保障“双赢”为目的,采取了生产+收购+销售的订单农业模式,每年在与农民签订粮食收购合同的同时,还根据市场稻谷的成交价上浮5%至10%从社员手中返利收购。2011年,该合作社返利回收了社员的300多万斤稻谷,给社员增加的收入就达42.9万元。在为农民增加收入的同时,合作社的本身也实现了销售收入2480多万元、利润23万元的业绩。
百万头生猪下广东、千万家禽销港澳。这是八步区借助毗邻粤、港、澳创造的“全国畜牧生产试点县(区)”、“广西畜牧业十强县(区)”的亮点之所在。(下转第四版)
(上接第一版)4月13日,记者来到了为创造这一亮点而增添了色彩的“八步区大铺猪场专业合作社”。这个合作社的猪场占地面积6850平方米,建有标准化母猪栏、仔猪栏、肉猪栏共20多栋,固定资产320万元。2011年,存栏母猪403头,出栏肉猪8500多头,实现销售收入1200万元,利润80多万元,是自治区供销系统第四批“重点龙头企业”,获自治区颁发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
陪同记者采访的市供销社的负责同志告诉记者,“八步区大铺猪场专业合作社”最杰出的贡献不在于其发展的本身,而是在带动社员及其周边农户闯市场可圈可点的作为。
“八步区大铺猪场专业合作社”的场址坐落在贺江流域末端的铺门镇。这个镇与广东只一山之隔,跑广东市场的运输费用相对比较便宜,理应是集约发展畜牧业的一个理想之处,可小农经济意识的小打小闹、分散型经营的传统习惯在农民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合作社成立后,本着自愿、民主、平等、互利的合作制原则,以实行返利分红的形式,同社员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为社员平本销售饲料、免费进行配种、防疫、治病、统一供应猪苗、统一收购销售。仅这几项,每年为社员增加的直接收入都在30万元左右,间接带动周边农户的效益至少在100万元。
“我加入合作社,从饲养、防疫、销售等什么都不用操心,仅出人、出力就可以有一个既保障又可观的收入。”一位罗姓社员这样对记者说。
种养有市场,经营有渠道,收入有提高。这是当今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数农民对自己付出劳动的基本期待。这期待,在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的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助推下已经成为了现实。
新闻推荐
中国长寿之乡新添平安名片 昭平县连续五个季度社会公众安全感位居全市第一
本报讯(记者黄锦维通讯员黎祖叠)记者日前从自治区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获悉,今年第一季度,昭平县的社会公众安全感测评得分80.46分,在贺州5个县(区、管理区)中排名第一。自去年以来,昭平县...
昭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昭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