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贺州讯(记者/周映通讯员/赖学奎)贺州市平桂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量精准出招,既让贫困户眼下马上有收入,又为后续增收做好保障,“党支部+村集体种养基地+贫困户务工”“党支部+公益性岗位”“党支部+扶贫车间+贫困户务工”“党支部+项目以工代赈+贫困户务工”等模式纷纷涌现。
该区鹅塘镇明梅村党总支,积极抢抓镇里发展订单种植草珊瑚的机遇,逐户排查核实,确保扶贫好路子“直通”贫困户的家门口。如今,明梅村50多名贫困群众在基地务工,每人每天有130元的收入,后续的管护、采收等也将为他们带来持续收入。
为了把区里新增的1188个临时公益性岗位真正送到“贫中贫、困中困”的农户家中,平桂区9个乡镇街道的村级党组织想了不少硬核招数。鹅塘镇凤田村党支部专门安排村两委成员以及贫困户家庭成员当“助手”,确保在临时公益性岗位工作的贫困户按要求完成工作并获得相应收入。仅此一项,每户有工作的贫困户连续4个月每月有800元的劳务收入。
公会镇自2月29日全面铺开“以工代赈”扶贫项目以来,该镇东绿村党支部帮助贫困户、边缘户31人通过参加项目建设实现务工。据了解,该村两委成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既监督工程质量,又对务工贫困户实行点名登记。该措施既确保了便民基础设施按时按质建设,又为贫困户算了一本增收明白账。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王克础通讯员陈荣廷贺州市八步区在保障复工稳产的同时,积极引导投资、消费、出口三线平稳运行,让拉动经济增长的“...
贺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贺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