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山高岭峻,森林密布,巨石嶙峋,溪水潺潺,一片片松树林和不知名的阔叶灌木把整个大山覆盖得严丝合缝,天蓝、地绿、水清、气爽,置身其中,令人心旷神怡。
每到周末,一群群或自驾、或骑自行车的游客来到这里呼吸高含氧的空气,他们对这里优美的生态环境总是赞不绝口,因为这里气候宜人,平均温度18.2℃,森林覆盖率达到99.5%,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达15.6万个/立方厘米,还是“南国天然氧吧,瀑布森林公园”。去年,国家旅游局全国旅游资源规划开发质量评定委员会通过了姑婆山国家5A级景区景观质量评审,将姑婆山景区列入创建5A级旅游景区名单。
“去北京如果不去长城,那么你的北京之旅算是白去了。同样,到了贺州,不到姑婆山游玩一番也算白来。”来自梧州市的游客黎春忠说,今年9月份女儿就要进入高中学习了,高中的学习和课程比较紧张,所以趁着节假日,我们夫妻就带着女儿来贺州探亲顺便去姑婆山游玩。
姑婆山,在贺州,乃至广西,声名远播。据介绍,姑婆山原名天堂山,传说为了纪念一个为救百姓上山采摘灵芝失去爱侣的终身未嫁的姑娘而得名。
其实,姑婆山真正出名的并不是它的故事,而是贺州市市委、市政府多年“苦心经营”的结果。为让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成为森林旅游的典范,贺州市成立姑婆山森林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示范区规划总面积33830公顷,其中核心区8480公顷,拓展区6708公顷,辐射区18642公顷,总投入资金4323万元。规划总体目标是创建“自治区级现代特色林业示范区、优秀的森林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打造“一园一带”发展格局,以形成区域发展合力。示范区于2016年12月通过验收,认定为自治区五星级示范区。
陪同采访的人员介绍,旅游业带动功能大、辐射能力强、倍增效能高,“一业兴百业旺”。示范区建设的主要内容为“一园一带”。一园
是指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以融入森林生态文化内涵为重点,通过森林生态文化教育、森林生态文化休闲、森林生态文化度假、森林生态文化运动及森林生态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形成广西森林生态文化旅游的示范典型。一带是姑婆山大道所形成的发展带。依托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带动十八水景区、萌岭葡萄园、香桂缘苗木基地等景区的风景观光纽带,着力打造集种植、养殖、餐饮、住宿、休闲体验、美丽乡村、旅游开发为一体的产业发展带。
“萌岭生态葡萄园一开园,就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观光采摘,这个葡萄园面积100多亩,种植‘夏黑\’‘巨峰\’等葡萄品种,亩产1500多公斤,每公斤采摘价格达40元。”陪同采访的人员说,这都是旅游产业综合带动的作用,因为旅游业的特点是带动性、渗透力强,能够产生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
“葡萄园以观光和采摘体验为主,开业5年来生意一直挺兴旺。”葡萄园负责人何庭翠说,“我经营的葡萄园位于姑婆山大道新村三岔路口,正好受到示范区的辐射影响,趁着生意红火,今年我还新种了火龙果等新水果品种,延长产业链。”
记者了解到,其实示范区的创建,远不止让观光采摘业搭上生态文化旅游的顺风车,还使产业集群作用凸显。示范区通过积极探索一、二、三产业结构调整,推动林业、农业、畜牧业等配套产业发展。在林业方面新发展苗圃14个,苗木生产面积450亩,年总出苗木量450万株,产值1000多万元,解决当地1100多名群众的就业问题;在农业方面,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将分散经营的土地向公司和业主集中流转,发展种植业专业合作社96家,带动农户种植葡萄、百香果等经济作物,解决2300多人就业;在畜牧业方面,以园区为依托,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养殖瘦肉型猪2.6万头,温氏三黄鸡43万羽,带动农民创业人数380余人,增加农民收入2700万元。
新闻推荐
本报贺州讯(记者/蒋勤通讯员/覃建凯)1-3月,贺州市平桂区内资新续建项目共67个,总投资113.34亿元,到位资金21亿元,同比增长5.85%,到位资金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27.49%。其中新建区外资金项目28个,总投资36....
贺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贺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