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贺州 今日昭平 今日钟山 今日富川
地方网 > 广西 > 贺州市 > 今日富川 > 正文

晚霞绚烂映中国

来源:贺州日报 2019-08-09 09:17   https://www.yybnet.net/

□章学锋

霞光从西山的缝隙渗出,一刹那间,山河披红,万物浴彩。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钟山县“百里水墨画廊”景区内,清秀的峰丛倒映在碧波里,碧波被霞光泼织成锦缎,红波颤颤中渔夫在撒网,村落袅袅上升的炊烟,如淼淼的云雾在铺排……

看着这美丽乡村的图景,我没理由地喜欢上了贺州。远望着火红而秀丽、绚烂又壮阔的晚霞,连日来到过的姑婆山、大桂山、桂江、南山茶海等,都幻化成眼前闪回的舞影。

但是,相对这些天地大美,我更喜爱那些古民居、古石路、古风雨桥、古戏台、古祠堂,更钟情于对当地人生活和精神的关注。

我对贺州的认知,是从一位104岁寿者开始的。

那天晨雨初歇,在2019年全国报纸副刊理论研讨会暨“长寿贺州梦里黄姚”文化记者贺州采风活动的启动仪式上,主办方安排大家看了一部董茂瑞讲述贺州百年巨变的纪录片。

从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从懵懂无知到血气方刚,贺州是董老生活了100多年的家乡。老人这辈子,行过许多的桥,看过许多的云,喝过许多的酒。

在董老的内心深处,一直有个小小的遗憾——欠老伴一个婚礼。因为贫穷,他结婚时不仅没办任何形式,而且连婚姻登记也没去。

日子从指尖悄悄滑过,转眼间百年就过去了。

新时代的曙光照耀着大地,2100多岁的贺州通高铁了,融入了粤港澳大湾区两小时经济圈。

一个太阳很亮的早晨,董茂瑞和老伴身穿大红唐装,笑颜尽绽地补拍了结婚照,终于领到了结婚证。

一股久违的温馨,倏地袭上了我的心头。从董老身上,我感受到了爱的分量。这位有情有义、知恩会爱的贺州老人,让人知道了中国式的温暖。

贺州藏在南岭的深处,素有桂粤湘“三省通衢”的美誉。绵连一千多公里的南岭,一度是阻碍大秦帝国统一天下的“挡路石”。从秦修新道开始,经西汉至明、清等朝代接力,湖南潇水和广西贺江得以沟通。两地间的水路和陆路,被总称为潇贺古道。

在富川瑶族自治县朝东镇岔山村,我看到了大名鼎鼎的潇贺古道。青石板路上,一个坑接一个坑,一个洼挨一个洼。古道狭窄,最宽处,不足两米,三人想并肩走,都挺难。但是,这条路上,秦军呼啸而过,徐霞客信步来过,数不清的百姓和商贾穿梭而过。古道,成为古代海陆丝绸之路最早的对接通道。

时光流逝,繁华不再的岔山村落寞了。

贫穷,让这里成为偏僻闭塞的“牛屎村”。

乡村振兴的计划,唤醒了沉睡的岔山人。世代走过的古道和居住的老房子,成了大家脱贫致富的优质资源。乡村旅游的东风,吹得岔山人心火更旺了。古道旁,闲置的店铺开起了“图书吧”,地下室的牛栏屋成了“岔山牛栏吧”,卖梭子粑粑的大姐穿上了瑶族服饰,古道油茶店、烧酒铺、豆腐磨坊、杂货铺等特色商铺又回来了……

“古村+美食+互联网”的乡村旅游新模式,让古老岔山的现代元素越来越多,Wi-Fi免费覆盖全村,天天都有人来写生、摄影,以及一大波只想来发会呆的游客。

互联网,架起了古道与世界的“空中丝绸之路”。

在一块“长寿老人小小店”的牌匾下,93岁的何姣娥老人摆了个小摊,卖点小东西。正往塑料瓶里分装黄豆的老人,看上去健康而和善。何老说,沿古道前行二十多分钟,就是湖南地界。以前岔山人从湖南甘棠买豆子磨豆腐,后来把种黄豆的技术学到手了。为保证磨出来的豆浆、做出来的豆腐醇香,岔山人至今还保留着买卖当地豆种的传统。

我想给老人一些钱,又想想不妥,就买了两瓶水。微信付款后,老人起身回屋取出手机,在阳光下看了看后,笑着说:“到账了!”

有同游者问:“您这么大年纪,还这么辛苦,何必呢?”老人嘴角上翘,笑了一下,很真诚地回答:“人能动弹,总得干事。啥都去找政府,还不把政府忙坏呀!”

一股久违的暖流,突然涌上了我的心头。从何老身上,我感受到了感恩的分量。这位心怀感恩、自力更生的贺州老人,让人明白了中国式的自强。

如果说富川瑶族自治县的秀水状元村、岔山村和福溪村是“暖场序曲”的话,那么,位于昭平县的黄姚古镇无疑是采风的“压轴大戏”。

发祥于宋开宝年间的古镇,有八条保存完好的明清石板大街,古屋、古榕和小桥流水交相辉映,更有八成以上的原住民,是名副其实“活着的千年古镇”。

一家挂着“百岁老人之家”招牌的土菜馆内,一位老人正在利落地收拾碗筷、擦桌子。

如果不是贺州朋友事先“剧透”,我根本不敢相信眼前这位慈眉善目的老人,就是105岁的老人潘玉英。潘老自小就在镇上生活,一辈子缝缝补补的裁缝手艺,练就了闲不下来的性格。

这店,是老人的大外孙林共平所开。年近花甲的林共平,前些年一直在外打工。近些年,看到古镇旅游发展的好商机,就开了个土菜馆。

五世同堂的潘玉英老人,一直坚持早睡早起,每天精气神很足,还能自己洗头洗衣。其实,店里也不缺人手,但闲不住的老人,除了帮着刷碗、烧开水什么的,每天都能找出一大堆力所能及的活儿。

有外地游客得知后,一传十、十传百,老人成了“百岁网红”。天南地北的网友们,亲切地称老人是全国年纪最大的“店小二”。

一股久违的融融暖意,快速丰盈了我的心头。从潘老身上,我感受到了关爱的分量。这位疼惜后辈、情怀满满的贺州老人,让人读懂了中国式的亲情。

贺州市委宣传部的潘定平,一路上还给我讲了很多老寿星的事儿:108岁的曾亚英老人,喜欢在村子走路锻炼,经常帮家人晾晒衣服;110岁的廖三妹老人,走路不要人扶,抢着做择豆角、刮土豆、择菜、洗菜等家务活;117岁的胡月英老人,不仅能生活自理,还是照顾曾孙子的一把好手……

最让243万贺州人引以为豪的是:贺州实现了“中国长寿之乡”县域全覆盖,全市现有百岁老人468位,还被授予“世界长寿市”。

贺州人为什么会如此密集地长寿呢?贺州人笑着回答:我们贺州山绿、地好、茶香、水美、酒醇,连空气也是甜滋滋的。如果你有空闲了,来贺州住上几天,管用!

贺州的寿星们为什么会这么“拼”呢?老寿星抿嘴回答:我们哪里“拼”呀,赶上了国富民安的好年华,我们踏踏实实,慢悠悠地干活过日子,一不小心就长寿了!

在古今时光的更迭中,在不老瑶歌的唱吟中,坐拥青山绿水的贺州人,守护淳朴热情善良的品格,心里安放着国兴家旺人寿的梦想,在南风沉醉的大地上惬意栖息。

霞光从西山的缝隙渗出,一刹那间,山河披红,万物浴彩。

远望火红而秀丽、绚烂又壮阔的晚霞,我猛然感悟到:大自然的晚霞虽然壮美绚烂,但却比人间晚霞逊色无数。老龄化已成为世界各国不可阻挡的大势,长寿化正成为全球人人向往的大事。在绚烂晚霞的映衬下,人间晚霞红胜火的画卷,正在广西贺州徐徐打开,向世界讲述着中国故事,贡献着中国经验。

(原载于5月8日《西安晚报》第7版)

新闻推荐

富川县民族医院工会:举办心肺复苏技能竞赛

富川讯(通讯员黄诚屈少国)为进一步提高医院职工的心肺复苏操作技能,夯实职工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富川县...

富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富川瑶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晚霞绚烂映中国)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