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艳茗
穿过颇具特色的“村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条贯通整个村庄的银白色水泥路,道路两旁是青翠的草地和一排排挺拔的桉树,草地上设有各种各样的体育设施,村民三三两两地在其中锻炼身体。这是记者在富川瑶族自治县白沙镇洞尾村采访时看到的情景。村民钟国秋骄傲地说:“我们村里的生活条件可不比城里差!”
洞尾村是白沙镇白沙社区的一个自然村,属客家居住群落,全村68户346人。据钟国秋介绍,自2009年村里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生活环境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们现在脚下的这条路,从前都是烂泥,特别不好走。后来村里开大会,修了这条水泥路,还在离村子1000米处建了新的垃圾池供村民放置生活垃圾。”钟国秋回忆,水泥路和垃圾池建设好后,村民们享受到了整洁的环境带来的好处,便自觉地维护好村里的环境卫生。
在洞尾村,记者看到村民的房子整齐一致地刷上蓝白相间的涂料,接近地面的墙是白色的,没有任何污渍,询问之后得知,早在两年前村里的房子就穿上了“新衣”,到现在依旧洁净如新。白沙社区村官谢晓珍说,洞尾村成立了清洁城镇乡村管理领导小组,针对近年来在农村建设不断加快的过程中存在的卫生难点问题,充分征求群众意见,详细规划了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等内容,制定村民卫生公约,提倡以讲卫生为光荣,不讲卫生为可耻的文明卫生新风尚。
为举全村之力共同建设美好家园,洞尾村的领导干部带头清扫村道院落,在全村树立模范。村委主任钟国辉说:“村干部以实际行动做表率,群众就对清洁乡村的政策更拥护。”钟国辉介绍,自从开展每周3次的清扫活动以来,村里6名声望高、公益心强、身体健康的老人自发组建“卫生清洁监督员”队伍,以老辈监督晚辈的形式,让村民自觉投身“改路、改水、改房、改厕、改圈”五改工程和“清垃圾、清杂物、清破旧、清污水”四清工程,并对村内不符合规划、影响长远发展的建筑设施进行合理拆除,改变村环境“脏、乱、差、散”等状况,村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文明之风拂遍洞尾村。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岸群)贺州市供销系统以推进供销社企业改革改制为契机,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统筹城乡发展,积极扶持、引导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的运营,极大地破解了“小生产难闯大市场”...
富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富川瑶族自治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