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国
在家乡鲁西南有这样一份报纸:它记录历史发展进程,它反映社会世态变化。它关注我的成长,它告诉我如何做人,它影响了我的人生。它就是在我生命里有着重要意义的报纸——《菏泽日报》。
屈指算来,结识她30年,拥有她30年,它与我30年的工作历程并轨同行,我对《菏泽日报》这份情感的厚重一时无以言说。
初识《菏泽日报》,可追溯至1991年。它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2周年这个伟大的日子里诞生的,它是在丹桂飘香、硕果累累的收获季节里诞生的。它的出现,注定要为全社会增加一抹浓妆重彩的靓丽风景。
那时,我参加工作不久,它从此便注入我的情感,并结伴而行直到今天。
作为菏泽市委机关报的《菏泽日报》,栏目多,消息广,新闻全,内容丰富、灵活,勇于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窗口,是人间的万花筒。它重视弘扬时代的主旋律,扎根生活的土壤,紧密贴近广大读者,是全市人民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它像一位老师、一块磁石,吸引着无数人的心,使人们生活得多姿多彩、有滋有味。它犹如一杯陈酿的酒,香味浓烈,激情可见。它又如一首欢快的诗,似一轮初升的朝阳,似一汪潺潺的流水,闪耀着五彩光芒,陪伴着我不断成长。
我是《菏泽日报》的忠实读者,《菏泽日报》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良师益友。细细品读《菏泽日报》成了我生活中的“必修课”。多年的读报不但陶冶了我的情操,培养了兴趣,也开阔了视野,丰富了业余生活。
同时,是《菏泽日报》将我领上了写作的道路。读报时间久了,就试着向《菏泽日报》投稿,看着钢笔书写的字体变成方方正正的印刷体,尽管是豆腐块,那种喜悦的心情也是不可言喻的。
1998年,我在郓城县委办公室任副科级秘书,我写的“郓城县注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一文,在《菏泽日报》重要位置刊登,引起了县委主要领导的重视。在随后召开的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县里主要领导引用了我在文章里对农村产业结构的分析。几个月后,我到乡镇任职。同事们羡慕我由副科提为正科,由虚职变实职,我知道,那是《菏泽日报》给我带来的好运。
在《菏泽日报》的指引下,我逐步成为县、市、省作家协会会员和省散文学会会员,还被纳入菏泽市行政区划和地名专家库成员。
30年过去了,我与《菏泽日报》不但情犹未了,反而因为文学创作日渐情浓。最近两年,我在《菏泽日报》等多家报刊发表散文、小说和杂文70余篇。《菏泽日报》在我心目中的地位无法取代。我对《菏泽日报》的情感无法割舍,并随着岁月的流逝愈发厚重。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周天宇)记者日前从市民政部门了解到,菏泽市着眼“物质+服务”大救助体系,立足统筹各方资源、创新服务体系,通过政...
郓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郓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