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为老人发放粽子和小菜
6月25日,端午节。早上5时许,记者来到郓城县临城路与西门街交叉口,安静的街道在此热闹了许多,往南不远处,一位位身穿黄马甲的环卫工人格外显眼。记者走近发现,在左右的铺面尚且大门紧闭,唯有一处红色“爱心粥”招牌的小店正在“营业”。
小店不大,仅二十几平方米,门口两侧临时布置上桌椅以扩大“营业”面积。屋外,“黄马甲”陆续到来,屋内,“红马甲”忙碌不停。
76岁的志愿者樊庆典正在后厨忙着熬粥,锃亮的锅台映衬着他慈祥的面庞。“锅里熬的八宝粥,一会儿就好啦!”樊庆典说,前来吃饭的大多为老年人,为了能将粥熬得软糯可口,他四点半就来了。
此时,志愿者李传进端来一大盆豆角,准备炒菜。“每天早上他炒菜我熬粥。”樊庆典亲切地称他为“好搭档”。不一会,菜香混合着粥香弥漫开来。在前厅,几位志愿者围在一起,准备着明早的小菜……
“六点准时开饭。”“爱心粥”发起人之一、郓城县优汇志愿者协会会长刘新民对等候在外的环卫工人说。突然,有位志愿者向刘新民喊道:“有爱心人士要捐粽子!”记者看到,三大袋带着热气的粽子被摆在桌上,一家四口正准备穿上红马甲加入服务队伍。“每天早上从这儿路过,都见到他们为环卫工人发放早餐,今天端午节,孩子也放假了,正好一起来帮帮忙。”捐赠者王志鹏说。
其实,早在两天前,该协会志愿者就着手为端午的早餐忙碌了,八宝红枣、糯米红枣的粽子准备了好几筐。“我原来不会包粽子,这回算是学会了。”该协会副会长李雪彦笑说。
开饭前,志愿者们按例进行宣誓。此时,桌前已坐满了前来就餐的“黄马甲”。68岁的环卫工人刘兆元是这里的“老常客”了,他带着餐具,打扫完负责的片区卫生就赶了过来。他说,自从有了“爱心粥”,他每天都来,熬的粥又软又香,比自己做的好吃。
领到三个粽子、一份炒菜、一碗粥,刘兆元开启“享受”早餐模式。看到记者拍照,他笑得更开心,吃得更尽兴了。为加快热粥变凉的速度,他将其倒进如脸大的瓷碗中,右手端碗,左手用筷子旋转搅拌,喝到最后,整只碗里粒米未剩。
六点半左右,当所有环卫工人就餐完毕,志愿者们将桌椅收拾妥当,才开始用餐。“我们每天和他们‘同吃一顿饭,同食一碗粥’,食材质量、环境卫生绝对放心。”李雪彦边说边递来一碗粥,招呼记者吃饭。
在每日奉粥登记表上,记录着当天80位奉粥对象、23位志愿者的名字。“每天前来就餐者几十位上百位不等,除了疫情期间被迫关闭,其余时间从未中断。”刘新民介绍说,每早的奉粥活动成了协会的“主营业务”,志愿者们都是自愿前来,主动服务。
谈到资金来源,刘新民介绍,在160余人的“郓城西门街爱心粥”微信群里,既有该协会会员,也有不少社会爱心人士,他们都是“爱心粥”的长期“资助者”。“爱心粥”发起人之一、身在外地的郓城籍爱心人士张景昱不仅每天捐钱,还号召周围的亲戚朋友,为“爱心粥”的运营出一份力。
除此之外,不少周边市民也不定期“光顾”小店,他们从家里带来蔬菜、油、米等食材;今年5月,附近的爱心人士无偿提供4.5亩土地,志愿者们种上了“爱心菜”。
粥铺西南方向、十里路程,记者跟随志愿者来到“爱心粥”爱心菜园。“豆角、黄瓜、秋葵、辣椒、茄子……我数了下,总共15种。”该协会常务副会长丁海燕说,今天早餐的豆角就有一部分是从这里摘的。如果长势好,种的玉米足够来年喝“玉米糊”的。
爱心菜园里,向日葵开花在即,黄瓜已累累硕果,豆角秧已爬到架顶结着长长的果……南边一片已一人高的玉米地,也正向记者“诉说”志愿者的辛勤。
“聚是一把火,散是满天星。”打理完这片绿意盎然的土地,志愿者们将奔赴各自的岗位,继续他们的事业。
文/图记者 付凤臣
新闻推荐
现年46岁的胡元辉是郓城县唐庙镇胡庄村贫困户,记者见到胡元辉时,他正准备骑着电动三轮车去果园劳动,虽然背不能弯曲,左手残缺...
郓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郓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