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李德领
6月4日,菏泽市曲艺家协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会议讨论并审议会员代表资格审查报告、理事会工作报告和菏泽市曲艺家协会章程(草案),选举产生了菏泽市曲艺家协会第三届理事会,并公布了菏泽市曲艺家协会第三届主席团成员,胡世群当选为菏泽市曲艺家协会主席。菏泽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强提出,协会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开创曲艺事业新局面,让曲艺舞台更加璀璨,让文艺园地更加繁荣。
注重曲艺人才队伍建设
推进非遗传统艺术进校园
菏泽市曲艺家协会注重曲艺人才队伍建设和组织建设,全市有8个县区成立了曲艺家协会。据统计,有曲艺演出团体、曲艺班社200余家,从业人员1000余人。截至目前,我市拥有国家级曲协会员58名,省级会员222名,市级会员659名,县级会员1000余名。为振兴和发展菏泽市曲艺事业,创建“中国曲艺之乡”和“中国曲艺名城”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多年来,菏泽市曲艺家协会积极组织曲艺家深入生活,加大采风调研力度,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曲艺作品,在全国全省各类比赛、展演中获得多项荣誉。在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上,彭根山、胡化山创作,王振刚、孔鲁顺等演唱的山东琴书《新风曲》,王岳芳、毕德利、刘祖国创作,刘瑞莲演唱的坠子《惊变》,双双获得群星奖。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上,王振刚、毕美、李巧莲、孔鲁顺演唱的山东琴书《亲上亲》,刘瑞莲演唱的坠子《寸草心》,均获得优秀展演奖;陈为明等演唱的山东琴书《闹喜宴》获得群星优秀表演奖;琴筝清曲弦索乐在“中国民族器乐民间乐种组合展演”中获得表演一等奖。
经过省曲协、中国曲协的考察验收,2017年4月,牡丹区分别获授“山东曲艺之乡”和山东省首个“中国曲艺之乡”的荣誉称号。2017年11月,郓城县获授“山东曲艺之乡”,2019年12月得到中国曲艺家协会关于授予郓城县人民政府“中国曲艺之乡”称号的批复。
菏泽市曲艺家协会积极推进非遗传统艺术进校园,自2004年起,非遗项目山东琴书在菏泽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设立曲艺专业选修课,非遗传承人李巧莲担任教师,市曲协主席团专家多次到校指导,至今培养了具有演出水平的优秀大学生100余名,分别在全国和省市级曲艺展演和教育系统比赛中获得多项荣誉。2015年起,市曲协和琴筝清曲古乐社又积极推动国家级非遗项目菏泽弦索乐、山东古筝乐落户菏泽学院和济南大学,非遗传承人苏本栋、胡化山、王振刚、毕美等担任指导老师,在高校培养非遗传承人才。
把舞台搭建在基层
把欢笑传送到群众
菏泽曲艺历史悠久,早在宋元时期,区内便有“诸宫调”流传,至明代中叶,又演变为“琴筝清曲”。清代以后,各种民间说唱兴起并盛行,诸如山东琴书(小曲子)、山东落子、山东花鼓、莺歌柳书、坠子书、弦子鼓(山东大鼓)、三弦书、渔鼓、道情、木板大鼓、山东快书、竹板书等,有十几种之多,堪称“书山曲海”。
陈强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更加自觉主动地为人民说唱。要心系群众、面向大众,坚持把人民作为表现主体,把百姓生活作为曲艺作品的主要内容,写人民、说人民、唱人民。曲艺要深入农村、社区、企业、校园,把舞台搭建在基层,把欢笑传送到群众,把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陈强要求,要坚持高质量高水准的艺术追求,推出更好更多的曲艺作品。推动文化的繁荣,要推出更多的优秀作品;实现曲艺的发展,也要推出更多传得开、唱得响的好节目。坚持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原则,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唱响唱好改革建设的火热生活,热情评说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讴歌真善美,鞭挞假恶丑。要强化精品意识,潜心研究、精心创作,坚持以对时代、对艺术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待自己的作品,深刻挖掘作品的主题内涵,着力提高作品的艺术水平。
“坚持在继承中改进创新,增强曲艺发展的生机活力。近年来,菏泽市曲艺事业赢得好的发展局面,就在于不断地推陈出新、吐故纳新。要保持曲艺发展的旺盛活力,就必须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改革创新。要以礼敬的态度、珍视的情怀,对待悠久的曲艺传统,发掘丰厚的民族民间曲艺宝藏,用以滋养当代中华曲艺。要遵循文艺规律,尊重曲艺家的创造性劳动,发扬艺术民主,支持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自由发展和竞争,鼓励不同流派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共同进步。”陈强说。
新闻推荐
如何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如何尽快把“三农”短板补齐,降低疫情影响、稳定农业生产?菏泽市抢抓农时,统筹疫情防控和春...
郓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郓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