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宋庆艳
水浒故事的发祥地山东郓城,素有“梁山一百单八将,七十二名在郓城”之说,民风豪爽重义气。60后的吕萍出生在这里,她自小就像个野丫头,放学后割草,拾柴,放羊,尽管生活贫困,却过得自由自在。
吕萍,原名吕海平,笔名吕萍,自幼喜欢写作,她的作文多次上过黑板报,并被班主任老师当作范文在班上朗读,同学们都亲切地称呼她“小作家”。作家梦的种子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发芽。
在金色的田野里,吕萍就像一棵蒲公英,借着自然和风的力量,飞向了文学的远方。
60
后沉重的翅膀:
一边是病重的父亲一边是执拗的梦想
15岁那年,父亲的一场大病,改变了吕萍的人生轨迹。为了照顾病重的父亲,初中还没有读完的她就缀学了。她一边照顾病床上的父亲,一边帮妈妈打理着十多亩责任田,晚上便挑灯写作。她把一封封稿件投向祖国各地的报刊,天真地幻想用稿费补贴家用。可退稿信像放飞的白鸽一样飞回了老巢,她的心一下子跌落到谷底。
更令她揪心的是,父亲的病也没有一点起色。由于母亲不识字,哪种药每天只吃一次,哪种药每天要吃两次或三次,她都仔细作了标记。她每天除了给父亲端屎擦尿,还要给他喂药煮饭,帮着母亲打理家务,几乎一刻也不得闲。
那时候没有自来水,天一亮她就起床去井台上担水,因为个头矮小,一路晃荡,担回家后常常只剩下了半桶水,她气得蹲在地上直掉眼泪。
农忙时节,母亲不知道如何给棉田喷农药,她背着药桶一打就是小半天,肩膀上常常勒出一道道血痕。
繁重的体力劳动,沉重的生活压力,特别是投稿屡投屡败,让她感到了生命的窒息。不能上学,不能当作家,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她甚至想到了死。
那一天傍晚,母亲拾棉花还没有回来。她做好了晚饭,把父亲喂饱,让他吃了几种药片,便默默告别病床上的父亲,偷偷拿了一根井绳,决心用它结束自己的生命。
她搬了一把凳子,把井绳搭在房梁上,正在琢磨怎样挽扣的时候,突然听到了母亲急促的呼喊,“平平,平平,你爸怎么了?”
她跳下凳子,飞一样跑进父亲的卧室,只见母亲抱着全身抽搐的爸爸,绝望地呼喊着,“快去喊医生,快去喊医生啊……”
那一天,村里的医生给父亲输了吊瓶,他才慢慢安静下来。那一天,吕萍看着父亲输液,一直看到凌晨三点。失去爸爸的恐惧侵袭着她幼小的心灵。看着睡在床上刚上小学的弟弟,看着烛光里疲惫不堪的母亲,她突然感到了自责和心痛,我要是死了,爸爸妈妈怎么办?幼小的弟弟怎么办?她不禁为自己的懦弱感到无地自容。那一天,她想了很多很多,“我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没有战火硝烟,没有颠沛流离,凭什么遇到点挫折,就轻易放弃宝贵的生命?我要活下去,为了梦想好好地活下去。”
那一刻,她好像一下子长大了,成熟了。她白天照顾父亲,一到晚上就看书写作,但退稿信还是一封接一封,最后几乎装满了整整一箱子。然而,令她欣慰的是,父亲一天天好起来。父亲一病三年,吕萍早已成了支撑他生存下去的一根拐杖。
眼看着作家梦越来越遥远,吕萍又萌生了上学的念头。那天,吕萍把憋在心里很久的话说了出来,“爸爸,我想上学。”爸爸说,“你走了,我怎么办?”妈妈说,“你让她去吧,总不能耽误孩子一辈子吧?”
父亲终于松了口。吕萍重返校园,发奋读书。
生活的馈赠:
一边谋生,一边写作她嗅到了文学的芳香
两年之后,当吕萍以优异的成绩准备中考的时候,却因五元钱的报名费再度辍学。父亲说,“我没有五元钱,我就是有,也供不起你呀,总不能不让你弟弟上学吧?”吕萍听了什么都没有说,默默离开了学校。她决心走出黄河滩,进城谋生,一边挣钱,一边坚持写作。
她先后在县城食品厂、灯泡厂、电子厂打工,也摆过地摊,做过打字员。后来结婚生子,为了养家糊口,先后从事过很多行业,但无论做什么,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她从未放弃过自己的作家梦。每天晚上,一盏灯、一杯茶、一支笔,她陶醉在自己的作家梦里,写作成了她生命中的一个爱好、一种享受。只有在写作中,她才能听见真实的内心。
功夫不负有心人,二十多年来,她的诗歌、小说、散文先后在《山东法制报》《山东文学》《时代文学》《当代小说》《北极光》《牡丹》等报刊杂志发表,并多次获奖。其中,她创作的小品《穷汉脱贫记》登上地方春晚,戏曲《美女择婿》获第十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曲艺类二等奖,她的小说《干渴的河床》获首届牡丹文学佳作奖,小说《花乡轶事》获大美菏泽征文三等奖,并出版文学专集《泥土的芳香》《双面佳人》《凤凰展翅》三部。在菏泽首届“乡土人才”评选中,被授予“民间优秀作家”称号。她先后向各大院校和郓城县图书馆、菏泽市图书馆、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图书馆,以及农家书屋捐赠个人专集上千册,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与认可,受到广大读者一致好评。并连续当选郓城县第十七届、第十八届人大代表。
2018年8月26日,在上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她走进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习深造,参加了省统战部组织的全省自由职业人士培训班。作为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她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亲眼目睹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心中无比激动。特别是在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当五星红旗缓缓上升,雄壮昂扬的国歌响起,她在心里默默地说,敬爱的祖国,我爱您,我要用我手中的笔,书写这个伟大的新时代。
在学习期间,她结识了来自全省优秀的作家诗人,聆听了大学教授们的精彩讲课,圆了一个农妇的大学梦。她通过学习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自身的政治素质,对于文学创作更是充满了信心与憧憬。
2019年11月15日,吕萍参加了山东省文学院第二十三届高研班,聆听了很多文学大家的讲课,认识了很多才华横溢的文学朋友,她深刻体会到文学的春天已经到来,更看到了自己的渺小与不足。“新的时代,新的征程,我愿继续坚守文学阵地,把最好的作品奉献给大家。”
一路走来,几度风雨。而那一直在她心中闪耀的文学之梦,依然像青春时代一样真挚、明亮。
新闻推荐
本报菏泽4月11日讯(记者周千清通讯员李克阳)4月10日,菏泽市市场监管工作视频会议召开,会议总结2019年市场监管工作,部署2...
郓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郓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