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郭阳阳)郓城县抢抓全国试点机遇,以实施“三四五”工程为重点,着力发展“归雁经济”。2016年以来,返乡人员注册实体4.6万家,带动13.6万人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比2015年提高4.73个百分点。
坚持“机制创新、宣传沟通、典型示范”三大引领,畅通返乡入口。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专门班子,5名县级领导干部靠上抓。县财政每年列支1000万元资金专项扶持。在北上广深等地设立返乡创业服务站27处,深入开展“接你回家”系列活动,全力构建返乡创业绿色通道。县财政拿出585万元,连续4年重奖创业示范基地和“县长创业奖”“归雁之星”“大学生创业之星”获得者,进一步激发了返乡创业热情。
搭建“服务、园区、培训、融资”四大平台,提供精准服务。在全省率先设立县级返乡创业服务中心、23个镇级返乡创业服务站和690个村级服务点。并建立了完备的专家库、人才库和项目库。创建市级返乡创业园1处、市级创业孵化基地6处、乡镇特色创业园7处。县返乡创业园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2亿元。搭建培训平台12处,将免费培训3.2万人次,6500名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复退军人成功创业。设立返乡创业银行和5000万元创业担保基金、过桥资金,累计发放创业贷款3亿元,财政贴息646万元;协调9家金融机构,为530家返乡创业企业融资11.2亿元,惠及750名初始创业者,带动就业6700余人。
实施“双招双引、电子商务、产业升级、乡村振兴、科技振兴”五个带动,形成燎原之势。通过亲情招商、人脉招商,吸引大批在外成功人士返乡创业。2016年以来,落地建设的265个招商项目,187个由返乡人员创办。新上的网店、网商和电商平台,80%以上由返乡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创办。传统产业提档升级项目,60%以上由返乡人员创办。市级以上“一村一品”示范村达到194个,农业新型经营主体4832家,其中72%由返乡人员创办。全力创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型创业园区和综合性众创空间,促进返乡人员实现更高层次的创业就业。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啸)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进一步严明纪律,正风肃纪,发挥警示教育作用,市纪委通报了近期查处的3起典型...
郓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郓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